医疗卫生是建设优质大湾区的基础条件,也是影响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塑造健康湾区,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紧密合作,深化中医药领域合作,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推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
日前,由广州市社科联、暨南大学、南方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广州新观察“健康湾区:共建优质医疗生活圈”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如何优化大湾区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探索大湾区健康管理路径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创新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议题展开研讨和思考,从而为进一步共建优质医疗生活圈、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共同体建言献策。
①底气雄厚
湾区医疗资源丰富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将成为人居环境建设的标杆。广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唐小平在演讲中表示要助力打造优质生活圈,就要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中心。
近年来,广州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卫生强市和健康广州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唐小平透露,广州的卫生资源总量正稳步增加,目前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有家,医院家、基层机构家、公卫机构家、其他卫生机构61家,医疗床位9.87万张。
经过这几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广州在医疗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广东省拥有21个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州市占据9个;医院综合实力排名中,广州地区9家入选全国名,40个专业进入前10名。质量水平方面,广州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7个区域医学中心、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9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不足。”唐小平表示,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层服务能力不强等是广州较为明显的医疗短板。为此,广州专门制定了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规划,以扩容提质为重点,调布局、促均衡,推动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往南沙、番禺、增城、黄埔、花都、从化和白云等外围城区辐射延伸和布局,促进医疗服务区域平衡。
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独特资源和潜力。年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10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发布,提出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等。
粤港澳大湾区能否成为我国发展中医药产业的高地?“中医药在大湾区迎来发展新契机。”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袁冬生在演讲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用一组数据来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资源优势。他透露,截至年,仅广东就拥有中医医疗机构2.08万个、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5.64万张、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32万人,全省中医药系统向社会提供了约1.94亿人次的诊疗服务。
在覆盖率方面,广东省共建设个基层中医馆,实现了粤东西北地区全覆盖,%的乡镇卫生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88%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8.6%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诊疗量约占其总诊疗量的34%。
②弘扬传统
发挥中医药特色
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根同源,与会专家认为,中医药不仅仅是医药资源,还是粤港澳三地共同的文化资源,这也为中医药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但袁冬生也坦言,在粤港澳三地中医药融合发展方面,仍有“一段距离要走”。目前,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由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和澳门科技大学联合打造,建立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袁冬生看来,要发挥中医药特色,打造中医药健康大湾区就需要粤港澳三地联合,发展区域医疗联合体。“港澳地区已医院、家庭医生、社会养老护理专业人才体系,特区政府推出医疗券,以每年每人港元金额资助社区老年人使用包括中医诊所在内私营基层医疗服务,较好地满足老年人‘家门口’医疗服务需求。”
他建议,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紧密合作,支持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在珠三角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设置医疗机构,发展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
中医药作为独特的医疗卫生资源,在治未病和疾病康复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袁冬生还建议,要充分激发中医药作为独特卫生资源的潜力,在发展中医治未病和疾病康复、发挥好中医药治法灵活、简便价廉的特色,助力构建重预防、供得起、可持续的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制度。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资源仍存在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如何推动加快实现医疗卫生资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紧密合作、协同发展,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上海中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方邦江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阐述如何助力大湾区大健康产业发展。
“一个优秀的民族一定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有其精神家园,所以大健康大湾区首先要有大文化,这个文化的主体和指导思想就是传统文化。”方邦江表示。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包括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方邦江表示,中国人讲究药食同源,广东尤甚,这些都是用中医的原理,这恰好说明中医药和养生保健,尤其是在大湾区大健康建设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中医理念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上,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对此,方邦江建议,要培养中医的工匠文化,涵养中医药人才医德。
“中医药本身就是大湾区优质医疗资源的重要部分。”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陆金国在圆桌讨论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发展共同体已经到了要抓紧抓实的阶段,粤港澳大湾区要想取得中医药共建共享共赢良好局面,就要抓顶层设计,整合资源,促进人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便捷流通。
③守正创新
区块链等技术赋能健康湾区
在粤港澳三地中医药合作方面,广州已经迈出了步伐。
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已经组织了专家对如何建设健康湾区进行研究。“学校准备以中医药学科为龙头,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学科。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存在的中医药标准差异,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国际的境内外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陆金国透露。
此外,广州中医药大学还提出要构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国际的中医临床培训和中医临床基地,进一步将广医院建设医院,通过强大医疗和教育资源,构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临床培训基地和中医研究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已经与澳门中医师协会签署了合作协议,与香港中医药协会等也签订了发展合作规划。陆金国表示,要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国际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整合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度一体融合,建立标准推进国际化。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用科技手段赋能健康湾区发展也成为与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