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黄埔、越秀成功夺得GDP总量前三甲,而南沙、增城、黄埔、番禺位列GDP增速前四。广州第一经济强区天河连续11年夺得GDP总量第一,不愧是正牌CBD。比较亮眼还有番禺的成绩,继年GDP总量被白云超越后,年又再次反超白云。比较遗憾的是,荔湾成为了拖后腿家族成员,成为广州11区中增速为负的唯一区域。年广州各区的厮杀愈演愈烈,年究竟哪个区才是真正实力强劲选手,哪个区更值得购房者投资呢?
年广州11区GDP我们这次主要从实力和潜力两个维度选出了几个区域来为大家比较一下:
第一、天河、黄埔、越秀一马当先!从各区的GDP情况来看,天河、黄埔、越秀前三甲的地位是难以动摇的。天河去年的GDP达到了.79亿元,增速2.7%,占到广州市GDP总量的21.2%。黄埔以.67亿元的GDP总量位列第二,增速达到4.1%。黄埔近年来发展速度一直非常强劲,年黄埔成为继天河后第二个迈入GDP亿大关的区域。
近五年来,它也一直是广州GDP总量的第二名。
黄浦区近5年GDP情况而越秀去年GDP总量也达到了.05亿元,虽然落后于黄埔,但中心四区里老二的地位也是很稳。不过,从增速来看,它与广州市定的目标还是差了一些。越秀的预期增速是4%,而它只有2.7%。天河作为经济实力如此强劲的选手,它最大的bug就是贵。根据中原研究院的数据,天河2月网签均价元/㎡,全市第一。和市中心的大平层豪宅一样,大家都知道它地段也好,配套也好,居住体验更加好,但一看价格,就分分钟劝退大部分的人。
黄埔的整体热度很高,区域分化较大。热度高的板块及项目一度冲击6万+,热度低的区域在3万+左右。而它2月最新的网签均价是元/㎡。广东向东发展,黄埔受到带动,新盘多,涨幅也很猛。越秀的房价仅次于天河,2月网签均价达到元/㎡,全市第二。从房产投资的角度来说,越秀由于拥有老城区的独特资源,它的房子也非常有保值和升值的潜力。
从广州各区新房的去化周期从广州各区新房的去化周期来看,天河、黄埔、越秀去化周期都很短。天河、越秀的新房基本都不愁卖,而它们的货量又非常少。黄埔新盘虽然多,但热度高的板块,比如老黄埔,好的项目还是要靠抢。对于购房者来说,能遇到有实力上车的越秀、天河新盘、次新盘,就可以入手了。而黄埔,则要看地段、配套和价格,具体楼盘具体分析。
第二、潜力股:南沙vs增城
除了实力本身强劲的两区,广州还有两大不得不说的发展迅猛的潜力股——增城和南沙。广州有一种速度叫“南沙速度”。从GDP增速来看,南沙领跑其他10区,以7.1%的GDP增速位列广州增速第一。自年4月南沙正式挂牌成为自贸区以来,它在近六年中都以10%以上的增速吊打其它各区。从城市副中心,到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示范区,国际化人才特区,南沙受到了政策的倾斜和偏爱。不管是从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产业的引入,还是城市更新的多个领域,南沙都拥有几乎独一份的资源,潜力无限。
而增城去年的表现也是相当不错,GDP总量虽然仅有.64亿元,稍高于从化,位于倒数第二的位置。但增城GDP的增速却达到了5.1%,在11区中仅次于“南沙速度”。南沙和增城虽然发展迅猛但经济总量其实并没有起来,产业和人口也在逐步导入的过程中。楼市方面,增城与南沙一样土地资源都相当丰富,主要承接广州中心区域购房需求的外溢。根据我们此前统计的到年广州房价涨幅最大的20个板块可以看到,南沙有万顷沙、蕉门河,增城有永和。涨幅均在30%以上。不过,从这三年二手涨幅情况来看,就是另一番场景了。
到年广州房价涨幅最大的20个板块由于去年各区都在放松购房政策,分流了增城的购房者,导致增城成为11区中唯一成交均价下跌的区域。而南沙则是去年涨幅的最大赢家。从最新的网签价格来看,增城2月网签均价是元/㎡,而南沙则为元/㎡。虽然从广州整体市场来看,南沙与增城的价格都比较低,但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南沙由于有规划和产业托底,比较有前景,而投资增城则需要谨慎。
到年广州各区二手涨幅情况第三、总结
片区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它的发展前景以及产业、人口的吸引力。根据广州年的GDP排名我们可以看出,天河、黄埔和越秀在楼市的强势和它们本身的经济实力有密切的关系。而南沙作为增速最快的片区,也是未来价值巨大的区域之一。
虽然短期来看,调控政策会对南沙的成交量价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长期来看,它会是广州涨幅最可观的片区之一。而增城属于自住友好型板块,对于投资来说,部分板块有一定的机会,比如新塘,但部分偏远区域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