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负东君信,遍拆群芳,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
写通天蜡烛,还是觉得用晏殊开篇胜于李商隐的“望帝春心托杜鹃”,因为,我想,逐春的人们,不管那满山是杜鹃还是别的什么花儿,只不过恰好春天来了,冲着那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去也。
通天蜡烛,初听名字,觉得南越人民真是彪悍又玄幻。什么样的山,竟然会起一个这样的名字!于是,带着些许期盼,这个周末,朝那海拔米以上才盛开的杜鹃花海,徒步通天蜡烛山。
杜鹃花期仅仅一两个月,所以,三月底到四月初的通天蜡烛山,人潮与花潮相映成辉,以至于多个路段处于“塞车”状态。而全程15公里的小环线徒步,能吸引这么多人,我也是颇为意外啊。
从广州市区到从化的石明村,车程要两个多小时。通天蜡烛山并不是景区,只因为那漫天映山红而引来的人潮,严格意义上说,这还是一座“野山”。从大广高速转国道后,还要走很长一段乡道,乡道名字叫“长明街”,我看了一下地图,觉得这真是我见过的最长的“街”了。之所以要特别提一提这条街吧,是因为我们原本计划下午五点半就收队回广州,结果一直到六点半才等齐人,晚上七点天都全黑的时候,大巴车在弯弯绕绕的山道上飞驰,全车人都累得躺倒,我坐车窗边,感受着大巴急转和急刹,还有前方车灯在弯道上照亮的时候,那个心情啊。
还是重温一下来时的心情为好。
石明村隶属从化良口镇。我们在村口简单准备了一下,就开始上山。先走一段水泥路,到达传说中的“心”形水库,在水库边上修整,午餐。私家车是可以直接开到这里甚至还可往前开一段机耕路(当地居民最初为了农用机械行走的需要,沿山体开设自由道路称为“机耕路”,这种路结合地形虽有一定的坡度但一般机动车等均能顺畅行驶)。
石明村1
石明村2
水库
水库往上走一段机耕路之后才是正式登山。水泥路段到机耕路段是重复路线,从机耕路开始登山走一个环。按领队的解说,重复路线段往返大概是5公里,环山约10公里。
开始登山
开始路段还有几处溪流浅滩,有拖家带口来露营玩水的,也还不错。上山难度不大,主要是砂土路和黄泥路,容易打滑。登山杖和登山鞋起到很大作用。有一段急升坡偶遇一个独行的小姐姐,普通跑步鞋,打滑,又没有登山杖,上不得下不了,死死抓住一棵树,动一下脚就滑一大步。我扶住她叫边上经过的男生能不能帮她折一根树干当手杖。旁边一位拿着两支登山杖的大叔,马上让出来一根给她。小姐姐终于手脚并用上去了。户外的互助有时让人甚是感动!
上山
泥路滑坡
经过一段又一段的爬坡,终于到达花海起点,这里回望来路,就是那个经典的爱心水库啦。部分人走到这里拍拍花拍拍景,评估一下自己的体力,走不动的或者走得太慢不够时间的就选择原路下撤。
花海起点
心形水库
远观的通天蜡烛,没有近看花海那么震撼!上到高处,那漫天遍野,确实非常壮观!而且我第一次知道,杜鹃花竟然也有紫红粉白,品种颇多。到达山顶,可以望到远处一片风力发电机。来时看资料说石明村靠小型的水力发电增加经济收入,那一片风力发电应属别处的。
登顶路上
姹紫嫣红
远处的风力发电
继续前行再翻越一座山峰就开始下撤了。只是没想到下坡比上坡还要艰难。上山时基本还能一手手杖、一手手机,一路爬一路拍。下山,手机收入背包,有一段要先把登山杖扔下坡去,两手攀藤、反身下撤。
在我们大队人马都战战兢兢、相互扶持着下山的时候,有两个大哥、一个小姐姐,直接从旁边的料峭山林中迅速急行下去。看得我们一边目瞪一边口呆。彪悍的人生果然到处都有!
早上7点出门,晚上10点到家,实际徒步时间大约6-7小时。比预期的时间晚了两小时,一是今天人流非一般的旺,时不时要停下来等,行程上有些耽搁;二是今天的难度和强度都稍强,没有暴走,体力上还算保存了一些。最后还要谢谢偶遇的别人家的领队,帮忙拍了很多美照!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文末再种个草:
通天蜡烛山,位于广州市从化区与清远佛冈县和韶关新丰县三地交界处,海拔米。是从化十登(千米以上高峰)的第六峰。一天小环线徒步从石明村起点,走一个9字型的小环回到石明村,全程15公里。两天大环线徒步是乐明村起点,走一个U型到坪地村终点,全程25公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