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警察,你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你涉嫌洗黑钱!”
“你的身份证被盗用,有犯罪行为!”
“目前所有的证据都对你不利,请配合调查”
“要证明自己清白,就把你所有的钱转入指定账户!”……
这样的“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打过来的电话,你有接过吗?面对突如其来的“违法犯罪嫌疑”和“网络拘捕令”、“逮捕令”、“通缉令”,往往还是有很多人一下子慌了神,从而一步步陷入骗子的圈套。近期,广州从化警方成功劝阻一起“冒充公检法”人员的电信网络诈骗。01
真实案例
年3月27日11时40分许,从化区反诈中心接到一宗诈骗的高危预警,潜在受害人南婉雯(化名)正在遭受“冒充公检法”的电信网络诈骗。反诈中心工作人员多次拨打电话和发送信息进行劝阻,均处于占线状态而无法接通。工作人员判断南婉雯(化名)的手机可能正处于“呼叫转移”状态,这是“冒充公检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分子常用的手段,这说明南婉雯(化名)可能或已经被“深度洗脑”的状态中。情况紧急,反诈中心工作人员一方面向相关部门请求协助“取消呼叫转移”,其后不断拨打事主电话,在好不容易拨通电话后,南婉雯(化名)却不相信反诈工作人员的劝说,反而认为反诈劝阻工作是诈骗,对工作人员恶言相向。另一方面辖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派出所迅速出警,八分钟就赶到南婉雯(化名)所在公司,但她并不在公司上班。按照“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的常用套路,诈骗分子可能会诱导事主在安静密闭环境进行对话,方便对事主进一步“洗脑”。在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帮助下,民警上门找到事主。此时,事主正在配合”警察“在网络平台上做“电子笔录”,但当对方知道有民警上门,马上挂断聊天,并清除聊天记录。民警正在对事主劝阻和反诈宣传教育
此时事主才真正意识到被诈骗,事主称当时接到电话,对方自称陕西省某地市公安局民警,称事主南婉雯(化名)用身份证开办了一张信用卡,该信用卡涉嫌非法集资,需要核查事主的银行账户。事主在查看了对方网络上发过来的“警官证”和“拘传令”后深信不疑,告知了其丈夫,其丈夫也信以为真,两人惊慌下返回宿舍通过网络平台按照对方的要求接受“网络讯问”,并准备按对方要求将自己账户的钱转到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经过民警的劝说和防诈骗宣传教育后,事主夫妇才认识到差点落入骗子的陷阱,两人对从化警方及时上门劝阻使其未上当受骗表示衷心的感谢,表示将认真学习反诈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并对之前的误解对民警表示歉意。02“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例分析
在“冒充公检法”进行网络电信诈骗的案例中,骗子往往通过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声称受害人的身份被冒用或者涉嫌各类犯罪,要求配合执法、司法机关工作,进而诱骗受害人将钱财转到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账户。1、诈骗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公民身份信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实施精准诈骗;
2、通过伪造公检法证件以及虚假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达到恐吓受害者目的;
3、往往要求受害者找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地方,主要是对其进行洗脑,同时防止他人识破骗局;
4、要求受害人自证清白,需查询名下资金,提供银行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及配合采集个人影像。
03警方提醒
1.公检法机关绝对不会对违法犯罪行为通过电话或者网上进行调查处理;
2.公检法机关绝对不会在网上发布或让公民自行上网查询“通缉令”、“逮捕令”,不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