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真的火了!
三天内两次登上中央电视台!
前天我区被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节目现场直播(详情回顾请戳→刚刚,央视又直播从化!向全国观众展示高科技如何改变生活!)
今天!
我区再次登上了CCTV-2财经频道!
3月27日上午11:02,CCTV-2财经频道《中国财经报道》节目报道了我区利用高科技管理农田的情况。
高科技手段管理农田
这段时间广东春耕正处在从育秧过渡到插秧的关键阶段,而在我区一些地方,农田的日常管理已经不再需要种植户巡田,而是通过多种高科技手段实现立体实时的管理,可以实现肥料的精准散播。
究竟是什么高科技这么厉害?
小编先给大家剧透一下~
▲在我区街口街道粮食生产功能区,几百亩的稻田正是处于育秧到插秧的阶段,但是这里的种植户不再需要来到田里,因为在稻田里安装上了一个感应器。
没错!
就是下面这个像电线杆一样的东西
↓↓↓
▲传感器
这个传感器不仅可以采集到包括风力、风速、温湿度、光照以及降雨量等环境数据,通过这些导线还可以采集到土壤的温湿度、pH值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实时回传到后台,由农业高科技企业的科研人员进行实时监控。根据这些数据,科研人员可以马上指导农户对症下药。
此外还能通过农业无人机实现科学管理,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根据电子光谱捕获稻田特定频率的图像数据,经过后期的分析,可以得到农田的水稻的高度、病虫害信息以及土壤的营养状况,而这正是得益于当地采用的农户加公司和高校合作的方式。
▲农用无人机
新型农民增产又增收
在本次报道中
中央电视台记者还采访了
我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和部分村民
原来,自从有了高科技管理农田,种田不再只有年长一辈的身影,不少90后甚至是原来外出打工的人都回到了家乡做新型农民,所谓的新型农民,主要的工作是通过高科技的手段监控并管理农田指导农民种地。不少村民还表示作为一个新型的现代化农民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脏那么累,并且收入也增多了。
“现在我们就出现这种新型农民,通过这种生产模式,一个就是种植的技术含量、技术成分高了,对增产增收有很大促进,第二个情况就是职业化了,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达到合格的农产品(标准)。”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想了解更多内容
观看以下完整视频
↓↓↓
看完之后
大家要不要一起组队去当新型农民呢?
图:记者李晓彤
部分为资料图片
网络编辑:莫静贤
审核:谢艺诗
(本文由“广州从化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