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垃圾分类我先行广州从化垃圾分类让乡村
TUhjnbcbe - 2021/2/1 2:2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花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06/5214886.html

温泉镇南平村特色小镇风景如画

从化区西塘村“美丽银行”助力农村垃圾分类,助力美丽乡村焕新颜;鸭洞河河道里一只巨大的水牛雕塑栩栩如生,河两岸格桑花争相绽放随风摇曳,沿途设有多个亲水平台,不少市民在溪水野餐,亲近大自然;在温泉镇南平静修小镇,潺潺凤溪两岸绿道边,古色古风的新型装配式公厕在树荫里隐约显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不少美丽乡村成了市民外出度假的“网红打卡点”。据不完全统计,“五一”期间,广州乡村游共接待游客49.14万人次,占广州市游客接待量的47.%。

据了解,近年以来,广州市从化区城管部门全面铺开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大力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助力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扎实改善乡村地区公厕品质,提升群众如厕环境,一批美丽小镇实现颜值“再提升”,服务配套更齐全,为从化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腾空间提质量。

南平村“美丽银行”和“美丽超市”

温泉镇石坑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设置宣传栏

“以前农村群众总喜欢随地堆放杂物,有时候垃圾积累多了,便就地焚烧,田间地头‘狼烟四起’,非常影响环境。”从化区城管部门垃圾分类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以来,从化区城管部门带头深入乡村,指导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促使从化区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得到改善提升。“田间地头没有了生活垃圾,村容村貌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旧时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又回来了。”有村干部表示。

近年以来,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广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化区城管部门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上持续发力,因地制宜做到“一村一思路、一村一规划、一村一风格”,有效提升了农村群众的分类意识,促进了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助力农村乡风更文明,生态更宜居。

垃圾分类是改善生活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农村来说,垃圾分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经之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农村生活垃圾能被及时收运处理,重点区域实现日产日清,这让以往有村民为图方便,就地焚烧积存垃圾而导致的“狼烟四起”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干净整洁的农村环境背后,是从化区全面统筹,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结果。据介绍,截至年底,从化区村庄共建成垃圾收集点近个,在各村统一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环卫作业车辆一批,有效解决村庄生活垃圾收集问题,自然村已全部完成村庄垃圾收集体系建设。此外,从化区城管部门持续组织开展“清扫垃圾,清洁乡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清理存量垃圾、卫生死角及垃圾乱堆乱放。据统计,年共出动村干部、群众约30万人次,清洁村庄个次,清理卫生死角近7万处,清理大件物3万余件,清理零散垃圾约4万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动态的,需要开展经常性的检查,为此我们组建了一支‘领导干部突击队’,深入一线督导人居环境问题。”从化区城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介绍,36名干部成立了9个干净整洁城乡环境巡检督导组,在00年1月—4月期间督办各类城市管理问题78宗,不仅促进提升村容村貌,还间接指导、助力了各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督导工作成效显著。

为深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从化区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强生活垃圾处置全过程运行系统建设,继续巩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建设提升,坚持高标准谋划,布局垃圾综合处置“新格局”;同时逐步完善环卫分类收运设施配置,全面提高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对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过程实行全流程监管,不断健全村庄环卫管理规范化、标准化长效管理机制。

吕田镇莲麻村是广州市最北的行*村,也是最北的一处特色小镇。虽位置较偏,但生活垃圾分类的热度并不低。早在年,“让垃圾分类成为习惯”为主题的广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现场会就在这里召开,吹响了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冲锋号”。

年,广州市乡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暨乡村公厕建设进展情况通报会在从化区鳌头镇西塘村举行——西塘村是从化区另一个特色小镇“童话小镇”。居民不到户,日产生活垃圾约为kg。当地设置了垃圾分类的红黑榜,每个月参与垃圾分类成绩突出的村民将登红榜,受到表扬,表现较差的村民则将“挂名”黑榜。紧邻红黑榜的美丽超市内,水杯、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则可以通过垃圾分类获得的“美丽银行”积分换取。这一套智能设施成为“美丽西塘”的一处特殊的风景。

据介绍,西塘村是从化区开展农村垃圾分类的标杆示范村之一。为了方便村民参与,减轻阻力,从化区城管部门牵头制定农村分类“七步法”,简化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操作流程,并建立了高辨识度的垃圾分类标识体系,方便群众辨识。年以来,从化区城管部门按照“一屋、一室、两点、两桶、两车、两榜”的标准,细化农村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收运设备配置,以西塘村为试点,引入智能投放模式,开办“美丽银行”“美丽超市”,实现垃圾分类全程一站式智能化运作;有条件的地方引入生物处理等技术,积极推广垃圾就地减量处理。同时鼓励各镇街探索和建设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乡村,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水准。

“今年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打造7条市级的示范村和19条区级示范村,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向全区1条村全面铺开,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5%以上,减量比例达3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0%以上。”从化区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农村特点,从化区城管部门今年还将尝试用各村(居)“村村通”广播,每日广播垃圾分类常识,表扬好人好事,营造农村垃圾分类宣传氛围。“村居广播非常接地气,农村地区的群众接受程度比较高,符合乡村风俗和生活习惯。”此外,还将通过“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开展宣传,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推动线上线下交流互动,进一步调动网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积极性。

生态设计小镇会展中心

从化区良口镇良明村位于鸭洞河沿岸,自然风光优美,受益于当地优质的温泉和生态资源,一批农家乐在0世纪90年代便发展起来,有不少村民通过经营小农庄赚得“第一桶金”。但“野蛮生长”的农家乐也导致了当地村庄建设规划混乱、污染较多,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年春节后,从化区城管部门会同良口镇,在良明村开展了数次集中拆违“攻坚”,以“碧水园农庄”为代表的一批“5星级农家乐”被依法拆除,为建设鸭洞河生态廊道扫清了违法建设障碍。

“在流溪河沿岸,部分农家乐没有达到统一的标准,却私自打着特色发展的标签,不顾破坏生态和水源的后果,私搭乱建的现象十分突出,尤其是没有经过专业部门的审核勘验,污水排放无序,给流溪河水质造成污染。”从化区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经过违建整治、河道清障后,历经近半年时间的生态修复,曾经淤积的河道现已被多个绿岸滩涂、观景平台、生态湿地和亲水步道所取代,不仅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目的,更具有消除污染、净化空气、消声降噪、调节气候等重大的生态价值。“以前这些农家乐建设水平良莠不齐,有些看起来好像古色古香,其实与原本的生态环境是格格不入的。”有当地群众表示,通过拆违复绿重新设计后,山水重现,违建农庄揽客的“吆喝声”走远,浓浓的“乡愁”回来了。

为加快推进生态设计小镇周边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年开始,从化区城管部门联合良口镇*府,集中力量,“大手笔”对生态设计小镇范围开展了六次拆违攻坚行动,集中拆除一大批违法建设、违章建筑,先后集中对碧水园农庄、新农村农庄、百福苑度假山庄等一批影响大、群众

1
查看完整版本: 垃圾分类我先行广州从化垃圾分类让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