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江埔街以“工匠产业”为核心,在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规划中,有效利用上罗村、罗洞村、锦一村、锦二村的优势资源,建设“鲁班特色产业鲜明、工匠文化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核心竞争力强”的特色小镇——罗洞工匠小镇。未来,这里将整合生态、人文、旅游资源,打造文化传承体验区,开辟乡村特色发展新路子。
罗洞工匠小镇
是历史悠久的木作手艺集散地,
从古至今延续了木匠之村的美誉,
村内至今仍有多位老匠人
在从事传统的木匠手艺工作。
今天小编就带你
走进特色小镇?罗洞工匠小镇
感受“木匠”与休闲旅游民宿结合
会绽放怎样的火花!
“大雪”节气已过,冬日的气息在南方城市渐浓。此刻,坐在菁木山舍的庭院里,细品一杯热茶,欣赏一草一木,感受一缕寒风从指间轻轻掠过,让人回归自然,独享一方宁静。
游客在菁木山舍庭院里享受休闲时光
据了解,菁木山舍占地面积30亩,隐逸于双凤山脚下的上罗村。这里是从一座50年前的废弃知青学校改造而来的。掌柜高文中运用以旧修旧的方式,保留了原来的红砖灰瓦和砖木结构。行走当中,处处能看到旧时的印记。菁木山舍气候宜人、依山傍水,以极简的原木风格呈现,却又处处透露着文艺气息。
菁木山舍有15间房,房间没有刻意作太多的装饰,用高文中的话来形容,就是“要给生活做减法”。房间的整体风格虽简单质朴,却直击人心,置身屋内,嗅着原木的芳香,看着满眼温暖的木色,感受着木材所带来的舒适感,已幸福满满。高文中对木头有着深厚的情结,房间里几乎所有的家具都来自菁木山舍的木工手作,大到床、凳子,小到衣架、盘子,均按照高文中心中所想的模样去制作。
木工房内,老匠人高艺按照高文中给出的图纸,拿起锯子、锉刀、刨机等工具,认真地对板材进行切割和拼接。木工制作很考功夫,需要经验丰富的木匠付出源源不断的耐性来精雕细琢,才能打磨出一件精致、耐用的产品。而菁木山舍内不少家具,正是出自这位木匠之巧手。
老匠人高艺专注木工制作
高艺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物质资源匮乏,家中大如衣柜、桌子,小如簸箕、筷子,只能靠自己摸索着做出来,因此,木工制作几乎成为了家家户户必备的谋生技能。“以前我们也是看着村里的老木匠在做,然后边看边学,再结合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慢慢上手的。”高艺如是说。
游客体验木工乐趣
在高艺等老一辈匠工的耳濡目染下,一份“木匠情结”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扎根在高文中心里。年,高文中放弃了华丽的城市生活,从世界强企业毅然辞职,成为了最早期的一批“城市的逃离者”。返乡后,他租下一间老房子,将其改造成木工坊,并开设了木工课程,教授学员制作勺子、盆子、椅子等,尝试把兴趣当成工作。匿藏于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之中,与原生态木材为伴,远离城市的烦嚣和手机的打扰,高文中的木工课程渐渐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慕名而来,也打响了自己的“木匠”品牌。
年,高文中在原有基础上,又萌生了开民宿的想法。他按照心中的居住“理想地”进行描绘,精挑细选一砖一瓦,逐步构筑起菁木山舍。年春节,菁木山舍正式开门迎客,“民宿+木工”的创新形式受到了客人各种好评。
与其说,菁木山舍是一座设计精妙的民宿,不如说这里更像一个木工手作的应用场景。这里放置的每一件木家具,承载着包括高艺、高文中等一批新老匠人在内的工匠精神,这一份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将在每一件精巧的木制品之中得以诠释和传承。
“一双亲手制作的木筷子、一个经过反复打磨的木手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往往让前来上木工课的学员收获到大大的满足感。”高文中说,能够让人们在专注中收获快乐,在付出中收获成长,正是他开设木工课程的目的,也是将这份沉淀已久的工匠文化换上迎合时代需求的载体,助其行稳致远的意义。
文字:江楚君、区委乡村振兴办宣
图片:邝健华、余伟文、胡东和、江埔街宣、菁木山舍宣视频:*宇鹏
编辑:利文婷
初审:陈治
编审:梁伟东
审核:邬影红
(本文由“广州从化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