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
广东各地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
题材多样、精彩纷呈的展览和主题活动,
很多朋友遗憾错过了当天的活动
先别着急失落
广东不仅是美食大省,也是博物馆“大户”:
截至年5月,广东省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家,其中国有博物馆家、非国有博物馆87家。
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共57家,其中一级博物馆6家,居全国第五位;二级博物馆24家,居全国第一位;三级博物馆27家,居全国第二位。
全省各地功能完备、门类齐全、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已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保护传承文明的殿堂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
虽然错过了博物馆日
但你还有座博物馆呀!
广东发布为大家奉上近期广东各地的博物馆活动
将各地好玩有趣的博物馆游玩攻略一网打尽
赶紧收藏吧!
◎广东省博物馆时间:5月15日至5月20日
明星博物馆推荐官(微博线上活动)
在新浪微博、新浪新闻客户端发起线上宣传推广活动,邀请*渤、关晓彤、*、傅园慧等文体明星成为博物馆推荐官,介绍各博物馆的特色,邀请大家一起到博物馆参观,并通过抽奖方式赠送博物馆文创产品。10份礼物暂定为每位观众送出外销壁纸文件袋1个+金碧楼阁山水便携笔记本1个,两种文创组合为一份。
时间:6月22日至23日
海上丝绸之路研学
活动内容:
1.角色转换,学生变“记者”,从记者的角度提问思考。
2.金牌导游和专业写作老师全程提供讲解和指导。
3.采访古船博物馆工作人员,自我思考,勇敢表达。
4.古代船只模型制作,手工体验,加深理解。
5.每人一本研学手册,掌握基础知识点,辅助记录。
6.在领队的指导下写一篇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报道
时间:6月15日
讲座:《广东水下考古的起步、发展和成果》
讲座内容为广东水下考古的起步、发展和成果;年发现“南海一号”,年对“南海一号”进行了首次调查,自年整体打捞出水后,发掘工作一直延续至今,共经历了32年,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主讲人为崔勇,研究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时间:7月2日(暂定)
博古鉴真讲座:《清代广式外销艺术之美——以银器、牙雕为例》
本次讲座旨在通过外销银器、外销牙雕等清代外销艺术品的分析,与听众分享交流清代广式外销艺术品的造型、装饰与审美等特征。主讲人为国家文物进出境杂项及玉器类责任鉴定员,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副研究员赵敏。
时间:7月13日
讲座:《两宋海洋贸易》
结合近年来环中国海地区两宋时期沉船考古的新发现并对照文献资料的相关记载,本次讲座将从造船、航海、产品和贸易等角度描绘十至十三世纪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海洋贸易发展与转变的精彩图景,并尝试讲述那些沉睡千年的海洋故事。主讲人为至年间曾先后担任南海I号宋代沉船整体打捞、考古试掘和发掘项目考古领队魏峻博士。
◎深圳博物馆时间:5月19日
行走深圳——大鹏往事
探寻深藏在作为“深圳八景”之一的大鹏古城的历史遗迹,了解这座现代化城市曾经的过往,带领观众边行走边领略深圳的历史发展脉络。
时间:6月25日至9月1日
“识骨寻宗——透过骨骼窥视生物演化”展览配套系列讲座:《恐龙灭绝了吗?》、《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趣话地球》、《第6次大灭绝——人类能挺过去吗?》
配合现生脊椎动物骨骼展开展讲座,引导大家从不同的视角观察骨骼,增强对生物演化理论的理解,认识到人类只是自然中的一员,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主讲人为北京自然博物馆科学研究部副主任张玉光博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动物博物馆馆长王原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徐世球博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徐洪河博士。
◎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博物馆时间:5至6月
“做课古城”系列讲座(历史文化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是围绕深圳历史文化以及有关文化的知识链接,传播深圳优秀历史文化,主讲老师和课题未定。
◎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时间:待定
讲座:《木建筑房屋与钢结构房屋》
讲座主要面向小学生,讲述木结构、钢结构的概念、差异与联系,并结合木结构手工互动、参观钢结构博物馆活动,生动形象地为小学生讲授木建筑房屋与钢结构房屋的知识与应用。主讲人为现任深圳市宝安区滨海小学德育处主任,科学、综合实践教师,微软“精英”教师高春艳。
◎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时间:5月18日至6月8日
《寻找我身边的文物古迹》摄影比赛
珠海斗门:“寻找我身边的文物古迹”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寻找我身边的文物古迹”摄影大赛,以艺术之手触摸时代,捕捉历史的韵律,记录古迹的魅力,一起发现文物的独特之美。比赛将于5月10日开始线上报名,请参赛者在“斗门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