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广州疫情出现了拐点
TUhjnbcbe - 2025/5/27 17:44:00

扣舷独啸

NO。

最新消息:海珠区又加钟了,第4个3天。

昨天(19号)的新闻发布会,没有一个人提到“拐点”这两个字。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通报,11月18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发现17例,其余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

对比上一天,新增的本土感染者数字只是有轻微的回落。11月17日是例。少了例。如果明后天继续回落,那么昨天就是拐点。如果反复的话,那就是拉锯了。

看新闻发布会就像听一首歌一样,要听出基本的调性,而不是自己喜欢哪一句就反复重播哪一句,其他的快进忽略。

数据的轻微回落并没有给发布者们带来任何的轻松。我看昨天的新闻发布会,总体的感觉就是两个字:沉重。

张屹发言人说,海珠区18日新增例,主要增长点仍然集中在凤阳街康鹭、南洲街大塘、华洲街龙潭高风险区,这几个区域疫情仍处于高位进展期,同时对周边区域造成外溢压力。近期,在康鹭、大塘片区相邻区域出现新的疫情聚集点,在原防控区域外也出现了散发疫情,提示社区传播风险尚未阻断,整体疫情整体形势严峻复杂。

张屹发言人还第一次做出这样的表述:由于广州市疫情防控整体形势相对脆弱,请市民仍要时刻保持警觉。相对脆弱!广州并没有铜墙铁壁。要有的话,靠每一个市民。

海珠区副区长没有回答记者19号到期是否解封的提问。只是原则性地回应说,当前,海珠区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接下来将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及时通过官方平台发布相关信息。

今天重新露面的张书记语气也是相当沉重。张周斌强调,区域的降级和解封,不意味着可以放松防控;低风险区也不意味零风险。因为一直以来,我们仍时刻面临着防输入的重大压力。譬如最近一周,不少区都报告了外省市的输入病例,而任何一起输入疫情都有可能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也很可能与现有的本土疫情相互交织,给防控大局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而这也可能是我们未来要面临的一个常态,需要有一宗,处置一宗,动态调整,动态清零。

张周斌表示,海珠区疫情新增病例数还是比较多,是因为实时传播指数已经连续9天在1.5-1.7之间波动僵持,“因此,我们还需要全力以赴,全力支持海珠的疫情防控工作。”

好消息也有。张屹介绍,经专家评估,白云、黄埔、花都、南沙、从化、增城等6个区前期本土聚集性疫情的传播链条已基本阻断,疫情进入收口巩固阶段。

我们再来复盘一下本轮疫情的发展过程。

10月15日36例

10月16日30例

10月17日59例

10月18日52例

10月19日50例

10月20日56例

10月21日58例

10月22日57例

10月23日69例

10月24日65例

10月25日73例

10月26日50例

10月27日65例

10月28日例

10月29日例

10月30日例

10月31日例

11月01日例

11月02日例

11月03日例

11月04日例

11月05日例

11月06日例

11月07日例

11月08日例

11月09日例

11月10日例(+)

11月11日例(+)

11月12日例(+)

11月13日例(+)

11月14日例(+)

11月15日例(+)

11月16日例(+)

11月17日例(+)

11月18日例(+)

从十一月五号破千开始,抗疫已经差不多半个月,艰苦卓绝,但是数字一直在往上窜,直到昨天才稍稍回落一点,明天不知道是升还是降?最乐观地假设数据回落的速度和上升的速度一样快(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至少还要坚守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

有一个数字我们不可以忽视,广州这一波疫情,累计感染者高达6万例了。

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铁板一块的现实。

有学霸继续分析已经公布的数据。

“居家隔离”中排查出7,占比85.7%。其中,海珠凤阳居家隔离感染例,增速回落明显,对整体的回落有贡献,不知道这是不是干塘戽鱼的结果?南洲仍在上升,至;华洲;凤阳+南洲+华洲居家隔离感染仍占全市总感染的八成。仍需加紧戽鱼的速度。此外,学霸提醒:官洲突然从居家中查出例?加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疫情出现了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