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助推金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从金湾区获悉,自去年金湾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以来,所立案的73件提案全部办复完毕,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
数字背后,反映的是金湾区政协近年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
广泛凝聚智慧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协商建言献良策、民主监督求实效。“接下来,区政协将继续聚焦协商主业,用好政协平台,提高履职本领,立足岗位奉献,以实际行动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为改革发展稳定凝聚强大正能量。”金湾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方日报记者董谦君
凝心聚力
努力实现商以求同、协以成事
政协委员协商议政履职,需要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深入到基层、实际和群众中,通过广泛协商方能寻求突破之道。“这对拓展协商平台和渠道提出了要求,需要不断增强协商议政实效。”金湾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坚持“请上来”,开展“委员接待日”,金湾区政协有计划地组织委员与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深入交流,相关意见建议及时向区政府反馈,由区长亲自审定后交有关单位办理。
“走下去”则是又一形式的创新,通过开展“政协委员进社区听取社情民意”活动,区政协收集并向区政府反馈了基层民众关于水电收费不合理、文明养犬、路面水浸等方面民意共20余条,并转向区相关部门办理,促进多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为了突出重点,协商议政充分发挥效能,金湾区政协还开展了“专题议政日”。围绕党政工作重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委员提案中反映较多的问题,每次选择一个专题。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专题议政日活动中,政协委员实地视察区内的海澄市场和广安便民市场,了解其升级改造情况,并召开专题议政会议,就食品安全、诚信经营、停车规划等方面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议。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了解群众的需求,通过协商的方式凝聚合力。”在金湾区政协看来,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必须紧紧围绕党政工作中心、群众生产生活难点、社会治理焦点,精心组织协商活动,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于政协履职全过程,努力实现商以求同、协以成事。
而在此过程中,也要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努力形成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良好协商氛围。多做去阻力、添动力、聚合力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围绕群众思想认识的困惑点、利益冲突的交织点、现实矛盾的多发点,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推动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金湾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言资政
推动重点提案现场办公落地见效
党政所思、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区委、区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协商议政就跟进到哪里。金湾区政协充分认识到,协商议政不仅仅是做民声民意的“二传手”,还要让委员在联系服务、调查研究、视察考察、提案撰写等活动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通过不断推动政协8个专委会实体化运作,进一步提高协商议政的专业化水准。
为使参政议政更加到位,专业见解得到重视,金湾区政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展视察调研,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帮助破解发展难题。调研的主题既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命题作文,也有来自政协委员所处行业、领域特色的自选动作。
聚焦“传统优势产业政策扶持”深入调研分析研判了金湾区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情况,与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充分交流探讨,提出修改完善现有政策、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等五个方面10条意见建议,形成《金湾区传统优势产业政策扶持情况视察报告》。
以“加快金湾区乡村振兴”课题为切入点,金湾区政协组织专门调研队伍对海澄、木头冲,沙脊、三板等示范村乡村振兴工作进行摸底,实地考察浙江、安徽、上海以及省内的从化、顺德等地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剖析金湾区在乡村产业发展、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等方面问题。
金湾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以来,通过领导督办、专题调研等有效举措,强化跟踪问效,立案的73件提案全部办复完毕,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其中,12件重点提案由区委、区政府和政协领导领衔督办,带领相关部门实地察看、现场办公,推动提案落地见效。
如《关于彻底清拆金湾海岸沿线的乱搭建房屋的建议》重点提案办理,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对近海水域乱象整治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部署,制定《金湾区近海水域乱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推动近海水域乱象整治工作。
不仅如此,为协助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金湾区政协开展了提案办理“回头看”。就重点提案“金二路通行”的落实情况,组织政协委员开展“回头看”和现场协商督办活动,与区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人行过街设施推进情况。
接下来,金湾区政协也将继续坚持履职为民,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