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不一般的庚子春耕南方新闻网
TUhjnbcbe - 2025/4/10 4:1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和泥、撒谷、装盘,一盘盘秧苗在水稻育秧生产线上成形,20多个农户站成两排在田间接力,将秧苗播种在新耕的田里。5台深耕机正在作业,机械在泥泞上前行,压辙出一行行耕垄。伴随着香米的种子播撒到田野上,广州从化春耕全面铺开。

在当前全国上下落实统筹推进新冠肺炎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之际,做好年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农民忙碌农事劳动,一片春意最浓在田间。疫情影响下,既要在疫情防控基础上稳住农业,又要保障市民“菜篮子”“米袋子”供应充足,意义不一般,难度不一般,需要的举措和方法也必然不一般。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三农”。以“扩产、提质、增效”为目标,做到防疫春耕两手抓、两促进,今年广州这座超大城市的春耕“四季歌”依旧如期响起。

南方日报记者傅鹏周甫琦

春耕人倍忙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

人勤春来早。“现在我们基本上%复工复产了,正借助机械化设备抓紧抢回农时。”广州从化从金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指导谭真伟指着田地介绍道,一台深耕机每小时能作业6—8亩地,比人工效率提高%。水稻育秧生产线1小时生产盘,可提供60亩水稻秧田种植。

从化区年春耕生产现场会上,该区8个镇街同时掀起春耕热潮,全力以赴抓好春耕生产。现场会上,从化区与广东和稻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稻丰公司”)签约合作“从化香米”项目,引进华南农业大学优质水稻品种选育,将打造从化香米产业园。

和稻丰公司项目负责人冯永新告诉记者,目前春耕播种需要经过泡种48小时,出小芽后转入育苗机注入播种盘。经过72小时出苗后,通过移盘放进地里,再过20天左右就可以用作插秧。“现在看来,一亩的育秧田可以插秧80亩,能确保夏粮的稳定产量。”冯永新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广州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

早在2月15日,广州市在增城区朱村召开春耕生产现场会,标志着春耕生产正式全面启动,全面开展以粮食为重点的春耕生产工作。

“我们提前做好种子、肥料、农药、农膜储备等各项工作,确保春耕备耕有效推进。”增城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李茂禾说,预计该区早稻播种6万亩,春种蔬菜16万亩。目前,增城区储备农药、肥料、种子、种苗供应充足、价格稳定,7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均已复工。

花都区也进入了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在赤坭镇东海菜场,四处分散的菜农们戴着口罩,忙着采摘蔬菜。“这个季节主要是生产叶菜类蔬菜,周期短速度快,农户年初二就开工了。”菜场负责人徐显钗介绍,目前有5万亩土地投入春耕春种蔬菜作物,现阶段每天可产出约吨。

“在特殊时期,为了保障生产销售,我们延长了蔬菜播种期至3月中旬,并加强机械化苗期管理,借助协会通过线上电商疏通流通渠道。”徐显钗说。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以本次春耕生产为契机,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促进农产品品质水平的提高。

丰收心有谱把生产要素送到田间地头

“3月是早造水稻播种的好季节。”广州市耀平水稻育种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广州农资储备相对充足,但疫情影响了物流,如何把农资送到田头是很多农民关心的问题。

疫情给春耕带来了新难题,一方是农民担心春时不等人,一方是农资生产厂家犯愁有货送不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春耕的“粮草”正是农资。春节刚过,广州市农资公司就开始忙碌起来。“很多农民备耕很早,当时搬运工短缺,所以公司专门成立了‘抗疫情保春耕’党员先锋队,从装车到卸货,不够人手的时候我们自己顶上。”该公司相关责任人说,多个配送门店,数台广州供销放心农资配送车,他们每天奔波在路上。

为防控疫情,不少村社的出入口设置了关卡,农资进村的“最后一公里”被卡住,这让市农资公司一时犯了难。“对此,广州市供销总社指导行业协会申办《民生保供企业资质证明》,从申请到拿到手我们只花费了一天多的时间。”市农资公司相关责任人说,有了证明,同时与村委会协调保障道路畅通后,盲目“封村”“封路”等行为得到改善。

春耕开始,该公司已全面复工复产、全员在岗,并公开向农村农资店承诺货源充足,价格稳定。目前,广州也引导农资企业和经销商开展“点对点”生产、配送,以确保农业经营主体有农资可用,为农资顺利送到农民手中打开了绿色通道。

农资在手,让当下的春耕心中有数。农技下乡,让今年丰收心中有谱。

下坭村、广州市成丰生态农场、鱼窝头村沙头队、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最近,来自广州市果树所的专家陈军和同事们奔波在广州各地的田头。“农户有疑惑,我们有问必答,同时我们也主动上门指导春耕。”陈军所在的水果种植农技服务小分队,正是广州组建的31支农业技术小分队的一支。

为高质量推进春耕备耕,农业技术小分队走进田头,开展分类精准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涵盖了种植业组、水产养殖业组及动物疫病防控组。

“南沙区大岗镇南顺一村11队因连续种植甘蔗多年,需要轮种水稻解决连作障碍问题。”来自广州市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陈伟雄是水稻种植方面的专家,其选育的广丰香8号是广州种植面积最广的水稻品种之一。

在他看来,该村村民在甘蔗种植上很有经验,但是水稻种植上经验欠缺。他所在的水稻种植农技服务小分队,正好解决了村民的技术需求,同时他们也帮忙牵线,该村生产的水稻也将被一公司定点收购。

农资、技术等生产要素送到田里,让农民不再愁。此外,广州还通过实施耕地“零弃耕”专项行动、开通春耕生产绿色通道热线等措施,多举措抢农时。

多措解难题给农民吃下一颗“定心丸”

疫情给春耕带来新难题,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只需通过手机线上下单,货物就会送到家门口。”面对果农菜农“滞销愁”和市民果蔬购买难,近期,从化推出“果蔬定制平台”,市民只需在手机一键下单,新鲜的果蔬就能送到家门口,让近期部分采收期短、不耐贮藏的果蔬等农产品的产销双方无缝对接,实现共赢。

农产品可以线上卖,农资也可以线上买。当下,广州鼓励引导种子销售企业发挥线上即时聊天工具和快递、物流的积极作用,采取“点对点”“统一供种”“线上销售、线下配送”等方式实现无接触交易。

“疫情期间不适合开展培训,所以我们利用网络小视频的形式普及农业知识。”益才农资总经理陈瑞明表示,马上到荔枝促花施肥的时节,在确保防控安全前提下,他们用视频记录下探店、农户推荐、实地考察的过程,帮助农民选择适用的农资产品。“农民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所以我们的视频项目也叫‘效果看得见’。”陈瑞明说,视频内容通过农资零售商的朋友圈以及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他们公司也正从贸易型公司逐步转型为供应链平台企业。

“通过广州农博士平台,农民可以直接联系到我们,实现远程专家问诊。”陈军说,该平台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一般的庚子春耕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