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周末,南沙区突然宣布封锁后,广州疫情愈发紧张起来。
今天凌晨,广州“南沙发布”发布指导意见称:为配合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南沙区内车辆原则上只进不出。
在雪球App上,球友们这两天也在疯狂讨论灭活、mRNA以及疫苗股的投资机会。预防第一,远离新冠,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01
凌晨突发!
广州南沙原则上只进不出!
今日通报的全国疫情,本土新增确诊7例,都是在广州。
6日中午,广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通报,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7号通告,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
陈斌通报,6月5日0时至24时,广州新增境内感染者9例,其中确诊病例6例、境内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为主动排查发现,其中社区核酸排查发现3例,密接者排查发现6例。此外还有1例由原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
昨天新增的9例感染者,有3例分布在荔湾区白鹤洞街封闭区域,6例分布在南沙区珠江街。
5月21日至6月5日24时,本轮疫情广州市累计报告94例感染者,包括80例确诊病例和14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所有感染病例医院隔离治疗。
发布会上,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谢明介绍,南沙区4日晚间接到紧急报告,当晚对相关五合一样品按照单人单管进行复采,并进行环境采样、消杀以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初步的结果,张某夫妇曾经到荔湾区鹅公村餐厅就餐。新增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为和张某夫妇共同居住的家人(其中包括一名1岁女婴和一名5岁女童)。一家六口已经转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其中最小的无症状感染者情况为:女,1岁,常住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嘉安花园。为境内无症状感染者1的密切接触者。
6月4日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白云校区连夜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等待检测的队伍快速有序地前进,5小时检测人
此外,广州市南沙区、增城区、从化区、花都区5日发布通告,对全区户籍人口、来穗人员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至此,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已覆盖广州全市11区。
02
科兴董事长喊话:
接种第三针后抗体可提升十倍!
近日,科兴频上热搜。因批准科兴疫苗扩大到未成年人群体使用,即3岁以上可用,科兴疫苗接种年龄突破意义重大!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7亿剂次,中国已向全球供应疫苗超过3.5亿剂。
同时,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卫东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现在中国的灭活疫苗,两针完成免疫以后,在我们体内已经建立起免疫记忆。我们最近已经完成了二期临床研究,就是打完两针剂次的志愿者,在隔三个月六个月之后接种第三针,抗体可以迅速地在一周内跳到十倍,半个月就可以达到二十倍的这样一个研究。
但是我们要在真实世界的研究过程中观察,两针疫苗持续保护效果有多长。现在就中国来讲,其实完成两针免疫是对所有的公众最重要的工作,那么你完成两针免疫体内已经产生了免疫记忆,什么时候需要第三针,请给我们研究人员一段时间,我们会在半年、一年进行详细的研究测试,然后我们再建议国家,应该在什么时候加强第三针。
该言论引起了大众的热烈讨论。有质疑“一针打完后,还有三针等着你”,也有质疑“数据基础不完善”。但也有球友认为:“不过不必大惊小怪,辉瑞的负责人不是也说以后每年还要打一次加强针呢。”
球友“千股壹谛”认为:关于关于新冠疫苗有两个认识误区:首先新冠疫苗不是终身免疫,目前估计是半年到一年。而且第一次接种免费,后面是不是免费未知,我们应该给研究人员多一些时间。
03
万亿市场,
关于新冠疫苗的投资逻辑
关于新冠疫苗,目前市场有两大分歧:
新冠疫苗是一次性收益还是持续性收益,这决定了疫苗股的估值上限。
新冠疫苗目前是技术矛盾还是产能矛盾,这决定了疫苗股的业绩下限。
雪球用户
叶秋的投资哲学认为: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基本就弄明白新冠疫苗的投资价值。一次性收益和持续性收益取决于新冠疫苗的保护期和接种率,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接种率还很低,保护期还在观察中。
但显然印度疫情的发展刷新了人们对疫情的认知,起码全世界范围内已经确定疫情不是短时间内会过去的,持久战已经成为共识。
这与年只要疫苗出来,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的认知形成比较大的预期。
最后来到新冠疫苗的核心矛盾:到底是技术还是产能限制了疫苗的供应。目前世界范围内来说,进入或已完成临床三期的技术路径和疫苗公司应该来说是比较充足的。
但不同于各个公司夸下海口的数以十亿的产能,疫苗还是极度紧缺的,否则不至于疫苗生产大国印度自个儿都没多少疫苗可以打,眼睁睁看着疫情在自家门口肆虐。
所以疫苗归根到底还是产能问题,技术路径并不是主要矛盾,哪怕全世界各国都开放技术专利,短期疫苗产能也是供应不上来的。
疫苗的大规模生产难度被大大低估了,生产工艺、原液生产、疫苗临床、质控等难题导致疫苗迟迟无法大规模复制生产。
所以不要看有些公司大喊产能好几亿,实际上扩充产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换言之,新冠疫苗研发进展快、产能规划充足的疫苗股将笑到最后。
雪球私募基金经理
刘巧记也认为:疫苗行业是具备较高壁垒、低频高价、爆发式放量、永续增长的行业,国内疫苗企业将复制海外巨头多联多价的发展路径。当前国内疫苗行业处于重磅产品上市与放量的交叠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