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是从化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幸福美丽生态之城,全力打造“两区两谷”的关键时期。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化如何在“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双城联动”的重大机遇前谋定位势、选定坐标、聚力发展?这是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更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南方日报广州观察9月29日GC08版报道
9月28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从化区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幸福美丽生态之城,持续深化“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特色发展”总体工作思路,统筹建设幸福从化、美丽从化、生态从化、平安从化、法治从化,奋力以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全区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奋力争当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绿色发展排头兵,努力将从化打造成为全国全省向世界展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的重要窗口。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处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火热态势。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从化,已然吹响号角、擂起战鼓!
01
把握时与势
抢抓新征程上的重大机遇
过去的五年,是从化砥砺奋进的五年,也是撤市设区后实现跨越发展的非凡五年。
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从化风雨兼程、奋斗不息,扎扎实实办成了一些大事,结出了一批丰硕成果,推动区域发展融入全市布局、在大湾区建设中找准方位,构筑了迈向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坚实基础。
绿色生态是从化的底色。
过去五年,从化一以贯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担当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屏障的基础更加巩固:森林覆盖率达到69.1%,环境竞争力连续4年蝉联全市各区榜首,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多年保持全市最优,成功入选“中国十佳绿色城市”。
生态立区更要产业强区。
通过集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商贸服务等资源要素,从化经济开发区初步建成现代化园林式生态园区,聚集企业家、实现年纳税17亿元。全区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年的8.17%增至年的37.19%,粤港澳大湾区5G云计算中心、联合利华华南生产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陆续落户。
聚焦特色,民生发展更加殷实。
每年近八成财政支出用于保障民生,五年民生事业累计投入.77亿元,年均增幅达6.51%。一批优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项目纷至沓来,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梦想走向现实。
经过撤市设区五年多的探索和奋斗,当下的从化,优势更加凸显、资源更加富集、平台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化,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区委擘画的“十四五”美好蓝图凝心聚力、行稳致远。
立足广州看从化,更要放眼湾区看从化,把生态优势服务于“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发展大局,绿色低碳的新动能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资源禀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绿色生态更好,承载能力更强,优质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吸引高端资源要素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广深全面战略合作提供优质共享的生态腹地和农业农村腹地,是从化踏上新征程的重大机遇。
把握时与势,迈上新台阶,从化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02
塑造新空间
“一核两翼三带”注入新内涵
过去五年,“一核两翼三带”总体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控规覆盖率由年的36%提高到目前的67%。地铁14号线、4条高快速公路和“一桥两路”建成通车,带动从化城区面积从26平方公里拓展至55平方公里。
“一核两翼三带”总体空间布局不仅是城乡发展空间,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承载区。
从化区第二次党代会为两翼注入新的内涵,推动“两翼”联动发展。
北部“生态价值创新翼”要聚焦打造世界一流、国际水准的绿色发展先行区,着重推动温泉镇打好红色牌、绿色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红色文化传承地、生态经济核心区;推动良口镇统筹用好高端要素和特色平台,打造世界生态设计产业策源中心;推动吕田镇抢抓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机遇,加快建设绿色发展先行镇。
南部“科技创新发展翼”要聚焦构建广州高质量发展重要功能区、营造国际高端人才宜业宜居良好环境,打造协同发展、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示范区,着重推动太平镇充分发挥毗邻中新知识城的区位优势,以黄埔—从化产业共建合作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高地、湾区国际高端人才创新港;推动鳌头镇积极抢抓高快速路网加快完善机遇,谋深谋实“空港+”文章,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打造国家级高端农产品“无疫区”,加快建设精品化、一站式、高附加值的直供港澳优质农产品菜篮子。
作为从化人民的母亲河、幸福河,流溪河沿岸高质量发展充分结合“三带”布局,做实做强“太平—鳌头—街口”创新创业产业带,做精做美“温泉—良口—吕田”美丽健康发展带,优化提升流溪河全流域生态价值创新带,大力发展美丽经济、绿色经济,带动全域联动发展、协同发展。
打造活力流溪,充分发挥流溪河流域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特色风貌优显、人文积淀优厚的禀赋优势,依托生态设计小镇、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从都国际会议中心、鑫从境国际交往花园等平台型项目,持续提升对高端市场要素的集聚力。
打造魅力流溪,整合流溪河沿河公共设施、田园风光等资源,提升全流域公共服务、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品质和能级,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的有机组成部分。
打造人文流溪,深入挖掘流溪河航运文化、商埠文化,丰富岭南滨水文化探访游径,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从北到南,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板块联动、辐射周边的新格局,精心呵护每一棵树,努力绘就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亲、国际一流的流溪河“百里画廊”,从化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引领区。
03
夯实动力源
聚焦实体经济这一发展根基
产业强区,这是一以贯之的发展思路,更是从化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
过去五年,从化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实体经济发展平台不断壮大,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初步建成现代化生态园区,从化温泉总部集聚区、黄埔—从化产业共建合作区等平台项目加快建设,穗北红色文化产业带、流溪三里、从城“西苑”等功能区逐步完善,海塱、旺城、东风三个商圈日渐成形。
聚焦实体经济这一发展的“根基”和“本钱”,从化突出创新引领,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平台能级,狠抓项目建设,不断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把产业平台作为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积极推动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扩容提质,加快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在此基础上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引入一家或多家类似世界强企业联合利华全品类产品生产基地的龙头项目,为从化产业升级再添领军型企业带来的新动能。
有链主更要有链长。科学制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立“链长+链主+链长办”工作推进体系,严格落实“一条产业链、一位区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模式,聚焦发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链。重点是发挥世界强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打造以联合利华华南生产基地项目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链,以世界级“灯塔工厂”建设为引领打造全国首个全品类产品生产基地。
深化推进黄埔—从化产业合作。太平片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对标中新知识城软硬环境建设标准,坚持以一体化规划为引领、以构建中新知识城“15分钟生活圈”便捷交通为先导、以产业链对接为核心、以共建共享机制为保障,分步骤、分阶段加快推进合作区建设,重点聚焦完善高快速路和主次干道路网建设。
老温泉持续焕发新活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温泉总部集聚区,坚持与市中心综合型总部经济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聚焦发展生态价值创新型、战略决策型、文化创新型总部经济。比如鸭洞河价值创新型生态总部要持续发挥世界生态设计大会品牌优势和全国首个生态设计产业集群优势,加快引进一批生态经济总部企业。
努力在继承中完善、在创新中突破,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奋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从化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超大城市特色的生态价值创新之路。
■发展成果
一以贯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多年保持全市最优,环境竞争力连续4年蝉联全市各区榜首,全区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9年在全省67个县(市)中排名第一。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实体经济发展平台不断壮大,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初步建成现代化生态园区,从化温泉总部集聚区、黄埔—从化产业共建合作区等平台项目加快建设,穗北红色文化产业带、流溪三里、从城“西苑”等功能区逐步完善,海塱、旺城、东风三个商圈日渐成形。
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入选“年度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莲麻村、南平村、西和村等获评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特色小镇战略深入实施,核心村人均年收入实现三年翻番,9个特色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农村电商、定制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年增长46.2%。
成功创建“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增加基础教育学位2.18万个,新开办幼儿园35所,落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从化实验小学等一批优质教育项目。
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4.97万城乡居民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南方医院成功创“三甲”,镇村卫生一体化服务管理工作试点实施。
■目标任务
——奋力建设文明富裕的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精心打造世界级美丽乡村示范带
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成功创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一批全国第一方阵美丽乡村示范带、全省第一方阵特色精品示范村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试点取得成功,高水平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建成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
——奋力建设全面协调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扎实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区建设
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城乡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奋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绿谷”,匠心打造流溪河沿岸高质量绿色发展示范带
流溪河沿岸高质量绿色发展示范带基本建成,生态环境竞争力持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温泉总部集聚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实现全面绿色转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加快形成。
——奋力建设开放共享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智谷”,着力构筑新型重大产业发展平台
现代制造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迈进,黄埔—从化产业共建合作区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上力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建成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创新示范区、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取得重大进展。
——奋力打造均衡普惠的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加快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加快提升,收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短缺瓶颈得到有效破解,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卫生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迈上新台阶,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全面提升。
来源:广州从化发布
原标题:《广州从化:奋楫扬帆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