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村第一书记,从最初被村民不支持不理解,到如今带动全村村民奔康致富,4年时间村民的年收入由1.87万元增加到4.5万元,村集体收入从30万元增加到万元。
她,是目前中国仅有两名现役国际级五人制足球女裁判之一,现役国际级足球裁判员。从小山村拼搏奋斗到站在国际体坛舞台上,再毅然回到乡村担任青少年足球教练,以“铿锵玫瑰”的拼搏精神为乡村青少年点燃梦想。
她,是千千万万创业奋斗者之一,求学、创业道路上风起云涌的故事,勾勒出无数坚韧不拔、勇于逐梦、奉献社会的创业女性群像。
她们,有的曾是上市公司的高管,有的是大学毕业回村的年轻人,还有的是抱着梦想来到乡村的创业者,他们都选择了一条回到乡村的道路,成为带旺乡村人气和发展的乡村民宿主人。
9月27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巾帼宣讲故事会在从化流溪河畔、稻田边上徐徐开讲。
由广州市妇联、从化区妇联联合主办,从化区良口镇政府、从化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的“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暨“稻花香里说丰年”巾帼助力乡村振兴、巾帼兴粮节粮庆丰收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现场,广州红色巾帼志愿宣讲队队长、羊城巾帼宣讲员沈莉莉,广州市三八红旗手梁庆云,米埗村第一书记肖丽,从化区巾帼宣讲员何滔滔等,为村民群众送上了一场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的生动宣讲会。广州市妇联、从化区妇联、从化区各镇街妇联及相关妇女代表参加活动。
走进活动现场所在的从化良口镇米埗村,缓缓流淌的河水,条条沥青道路,客来客往的民宿,素雅民房传出阵阵欢笑声,田野里汇聚了丰收的潜能,一幅幅画面组成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美丽画卷,也展现出从化乡村振兴丰硕成果。
在米埗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村第一书记肖丽介绍,从前的米埗村,村庄破败、产业落后、留不住人、更留不住乡愁,但是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下,经过全面改造,现在的村庄已焕然一新,产业兴旺发达,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回村创业就业。
活动现场肖丽讲述了这几年在推进乡村振兴一路过来的心路历程及动人故事,并收获了一句朴素的生活真理“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引起了现场听众和围观村民的共鸣。
我们这样带动村民奔康致富
我是从化区良口镇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在镇里工作了近十年,年3月,我到良口镇米埗村担任第一书记,我的工作岗位从镇到村,到了更基层,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村里的女同胞们一起奋斗的故事。
说起米埗村,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米埗民宿,但却不一定知道,米埗民宿能开起来,多亏了村里的几个女同志,年初,米埗村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利用村里闲置的民房发展民宿产业。一开始村民对民宿都持怀疑态度,不知道什么叫做闲置房屋、闲置土地流转,更不明白如何改造民宿赚钱,一提到要把自家的房子出租20年就直摇头。村里的第一栋民宿——米社,是原村妇联主席琼姨大哥罗叔家闲置的民房,为了说服罗叔带头发展民宿,琼姨带着我们几个女干部天天去他家,虽然罗叔对我们态度是很热情,但是就是不松口同意把闲置的房子租出来。看到罗叔的工作做不通,我们开始改变策略,做罗婶和罗叔女儿阿娟的思想工作,阿娟两夫妻一直都在广州工作,听说民宿能返聘回村就业,工资待遇不错,还能就近照顾家庭,开始心动了。
要说家里的事,有时还真是女人说了算,软磨硬泡一个多月,罗叔终于同意把闲置的房屋租给企业,统一打造,整体运营。房子租给企业后,罗叔家一年租金收入就有7万多。现在,罗叔逢人就夸民宿好,还经常自豪地跟大家介绍来自家民宿参观的贵客名人。更好的是,阿娟从回乡就业变成了回乡创业,自己开起了农家乐,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罗叔自己也说,这回听老婆和女儿的话没听错!
米埗村现居住在旧村的中小学生有多人,不少村民都提出希望能够尽可能引入公益资源为孩子们尽可能创造多一些学习的条件,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听到村民们的这些想法,我和村干部一起,首先统一思想,考虑盘活集体闲置土地建综合性公益场所、解决学习场地问题。接下来,又联系了当地一些热心企业等,通过党建结对子,整合资源开办青少年免费课外培训班。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米埗村第一期青少年声乐班终于开班了,星海音乐学院的老师不仅带来了美妙的歌声,也点亮了孩子们心中对学习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这件事,我们赢得了村里的妈妈们的支持,这在我们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曾经一度,米埗村整体搬迁后的旧村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为解决致富发展的问题,在从化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米埗开始谋划成立自己的专业合作社,盘活闲置资产资源,让村民“口袋”和集体“钱袋”都鼓起来。刚开始,村民不理解不支持,当时他们有的不参加村民会议,有的要求村委写分红承诺书,甚至有的号召大家别轻易上当受骗。总之,当时就是没有一户举手同意。
但因为有了前期打下的妇女同志的群众基础,建立了“妇女之家”,按“八有五美”的内容,“妇女之家”成为增强米埗村妇女同志“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阵地,形成党支部带妇联,妇联带执委,执委带巾帼服务队,队员带领家庭成员的良好局面。我们前后召开43次会议,走访87户农户,收集6大项42小项意见和建议,修订11版合作社发展计划,印发上千张宣传单,慢慢地村民思想转变了,从没有人支持到人人关心,户户参与,3个经济社共人主动参加,入股资金达到24.7万元。年底,合作社通过流转闲置房屋,4个月内营业收入超过50余万。
和米埗大妈大姐的故事还很多,村里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最美家庭”、“最美舞蹈队”等,都是我们全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里最好听和最动听的声音。新时代对广大妇女提出新的要求,我和我们村女同志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从化建设成为幸福美丽生态之城发挥巾帼智慧、贡献巾帼力量。
滑动查看
宣讲会上,红色宣讲员沈莉莉讲述了一批扎根在从化的“乡村守望者”故事,他们曾是上市公司的高管,是大学毕业就回村里的年轻人,是抱着梦想来到乡村的创业者,他们怀着对乡愁的眷恋,用青春和汗水浇灌这片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为乡村振兴工作添砖加瓦,让农村变得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村民更幸福。
乡村里的守望者
我是一名红色宣讲员,也是广州市民宿协会的秘书长。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民宿是重要的抓手,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我们广州民宿人的故事。
故事里的人物,有曾是上市公司的高管,有大学毕业就回村里的年轻人,还有抱着梦想到这打拼的新广州人。他们,都选择了一条回到乡村的道路,扎根在这里,驻守在这里,我喜欢叫他们“乡村里的守望者”。
第一位叫饶玉飞,梅州人。因为喜欢乡村喜欢旅行,在机缘巧合下参与到乡村民宿的项目中来,这一待就是六年多,现在是著名的民宿连锁品牌麦客的核心成员。玉飞告诉我,她在民宿这六年多里最开心的事情,是看到村里原来只能在家带娃的家庭主妇成长为她民宿的店长。她说,当你看到她脸上的自信,看到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了家里人的生活水平,看到她给自己的孩子们带来更好的发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提供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普通人也能够闪闪发光找到自己价值的机会。这种成就别人所带来的满足感,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第二位叫吴小丽,从化人,是“小桥人家”田园综合体的主理人。大学毕业后就跟先生一起回到了从化吕田创业。刚回到村里的时候,每到傍晚放学时,附近读书的孩子们都会跑到小丽的店里写作业和玩游戏,虽然会占用到客人的餐位,可小丽和丈夫总在想“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年,在从化区关工委和从化区慈善会等多方支持下,小丽创办了吕田镇第一家“留守儿童之家”,让村里的孩子也能跟城里的孩子一样,拥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从成立至今,“留守儿童之家”举办超过场活动,成为乡村孩子们的乐园。小丽说“乡村滋养了我,我也要回馈乡村”。
第三位叫高文中,从化人,是广州首批旅游星级民宿中等级最高的红棉三星“菁木山舍”的主理人,也被称为“菁木老师”。作为一名知名外企的IT高管,为什么要辞掉工作回到村里创业呢?菁木老师说,我从小在村里长大,这里的一草一木,乡里乡亲都非常熟悉,那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也是我的乡愁,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提到因开办民宿给村里带来改变时,他羞涩地笑笑说因为山舍的生意不错,带旺了附近的几家农家乐餐厅,最近周边又新开了两家民宿,而且村里的道路和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好,老人和孩子们都很开心。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但正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对这片土地饱含热爱,充满朝气和冲劲的乡村守望者,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这片土地上,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才让我们的农村变得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村民更幸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的乡村不仅能让你记得住乡愁,更能感受到山清水秀人更美的淳朴之情,欢迎大家都到我们的乡村民宿去看看,听一听这些守望者的故事。
滑动查看
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国际级足球裁判、国家一级运动员梁庆云分享了自己草根足球人的圆梦故事,她从女足运动员走到国际足球裁判再到足球教练员,从小山村拼搏奋斗到站在国际体坛舞台上,再毅然回到自己家乡为足球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以“铿锵玫瑰”的拼搏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乡村女孩从国际赛场回归乡村任教
我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两名现役国际级五人制足球女裁判之一,现役国际级足球裁判员,亚洲精英足球裁判员,也是从化区青少年业余体校的一名足球教练。
很多人好奇,一个乡村女孩,是怎样从一名运动员成为国际足球裁判员?她为什么又回到乡村担任足球教练员?
我在小学时就被从化体校的教练选进区体校,那时候的我对足球完全不了解,因为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多,想到在体校能有饱饭吃,就这样我进了从化体校,从区体校再到市队、省队,到省队后因为身体受伤原因,不能继续往更高水平队伍踢球了。但我舍不得离开赛场、也不甘心就此离开,所以我选择用另外一种方式去延续我对足球的热爱——做裁判员。裁判员是由国家三级、二级、一级、国家级再到国际级这样晋升的一个过程,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中国足球协会的指导下,年我通过层层考核晋升为国际级足球裁判。“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更是一份荣誉”,带着这样的念头,克服了学英语的困难,练体能的艰辛、学理论规则的枯燥,一步一步地,我从执法青年赛事到登上成年赛场,从国内走向了国际,执法年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年世界大学生足球锦标赛、年世界女子室内五人制足球锦标赛等大型赛事,每一次在国际的舞台上,当听到“TherefereeLIANGQingYunfromCHINA”,我是多么的自豪,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和中国的运动员、裁判员。
有人曾经问我,你作为裁判成绩这么突出,你可以去大城市发展,为什么会选择到乡村?我想说,因为我的家在从化,从化是生我育我的地方,我的成绩离不开从化对我的栽培,我想把自己专业知识服务于从化,服务于从化的更多青少年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太好但又热爱足球的孩子,通过我的一些知识传递,给他们多一个选择,多一份希望。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更多体育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更希望“让学体育的人有文化、让有文化的人爱上体育”。
滑动查看
从化区巾帼宣讲团成员何滔滔讲述了从化区女企业家金丽云的求学、创业道路上风起云涌的故事,勾勒出无数坚韧不拔、勇于逐梦、奉献社会的创业女性群像。
勇做追梦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奋斗路上,有千千万万的奋斗者用他们的实际经历书写着乡村振兴奋斗故事。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位乡村女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金丽云。年,年仅19岁的她来到从化。在从化做过画工、打过厂工,但却从未放弃过学习,从年开始,金丽云就半工半读,为的就是考到一个会计证。当她如愿以偿毕业准备干一番事业时,却又碰了一鼻子灰。
正当金丽云在挫败中迷茫,她遇到一位开了很多年服装店的大姐,毫无保留地带着她进入自己熟悉的服装行业,开启了她的创业人生,很快,生意越做越红火,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
年,金丽云发现从化的运动氛围很浓厚,她还发现,从化山清水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不仅让本地人热衷运动,更吸引着周边城市地区的游人游客前来,是户外运动的不二之选。但是那时候运动市场却没有跟上,缺口很大。为什么自己不开一家专业的体育用品店呢?面对机遇,金丽云当机立断,把自己的服装店盘了出去,又在朋友的帮助下,凑足了自己再次创业的启动资金,经过几番考察,在从化老城区开了一间几十平方米的体育用品店。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这次创业却不像第一次那样顺风顺水,每天门可罗雀,光顾的客人都少得可怜。为了维持店面的正常运营,她还去做兼职补贴店里,最困难的时候,店面的房租水电都要靠兼职收入来帮补充。
面对困难,金丽云越挫越勇,她把这些困境当作对自己的考验。她迅速调整战略,不断学习研究行业趋势,四处奔跑开展市场调研。天道酬勤,各类消费者都能在她的店铺里找到合适的选款,她的店铺渐渐有了知名度,口口相传,积累了一批又一批忠实粉丝。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9年她的体育用品公司正式成立。拥有20多间专业体育用品店和两个大型体育综合场馆,她还投资0多万成立服装公司等。年,所经营的公司已经孵化成为一家涉及7大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从最艰难的几次创业失败到如今,金丽云开始积极热心于公益事业,为学校捐赠体育用品、为困难儿童捐物捐资、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送温暖、为有需要的创业者提供帮助等,她想帮助更多曾经像她一样需要帮助的人,让有梦者敢于追梦,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滑动查看
主办方介绍,“稻花香里说丰年”巾帼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宣讲活动,走进乡村、贴近百姓,通过讲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斗路上的基层干部、行业尖兵、创业女性等巾帼奋斗故事,引导广大妇女助力并参与到乡村振兴发展中来。今年以来,市妇联聚焦强国复兴有我,围绕“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已陆续推出“红色基因永流传”故事会、“红色家风映初心”宣讲会、“唱响时代强音”女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故事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巾帼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宣讲会,希望通过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宣讲会,引导广大妇女群众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进一步激发妇女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凝聚起巾帼力量、巾帼智慧,进一步激发妇女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