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钻莹、刘冉冉
今年年初,从化区西和村就开始宣传垃圾分类,村民不仅在行动上践行垃圾分类,还将其写进了《西和村村规民约三字经》——“有垃圾,要分类;倒垃圾,不随意。”将垃圾分类上升为村民共识。为进一步激励村民,西和村还在当地的新文明实践广场处设立红黑榜,通过熟人互相监督,让垃圾分类的意识更深入民心。
这只是从化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截至11月底,从化区92个物业小区中78个物业小区已经完成楼道撤桶工作,物业小区撤桶率为85%。目前,从化已经打造出一个“3个示范街+3个示范农贸市场+10条示范村+30个样板小区”的示范片区,还建设出3条村、3个物业小区、1条城中村、2个农贸市场的垃圾分类标杆示范点。
总结农村垃圾分类
“从化模式”在路上
从化区总结农村垃圾产生特点,明确餐厨垃圾就地消化,大型宴会预约环卫所收运处理;可回收物依托现有供销系统或“美丽银行”模式,由村民自行售卖;有害垃圾通过政府补贴形式鼓励村民集中投放;其他垃圾依托现有环卫保洁进行清运。
“红黑榜”每月更新
互相监督自我约束
西和村第一书记刘辉鹏告诉记者,今年年初西和村就开始宣传垃圾分类,还将此写进了《西和村村规民约三字经》——有垃圾,要分类;倒垃圾,不随意。据介绍,西和村的村民比较节俭,很少浪费食物,餐厨垃圾不多。目前,西和村的垃圾分类主要是区分干垃圾和湿垃圾,并引导居民处理有害垃圾。
村里从前设立公共垃圾投放处,村民的垃圾全部堆在一块。如今,村里设立了大型垃圾投放站、普通垃圾投放站、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和有害垃圾投放站。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里,村民注册账号,将家里的可回收垃圾扔进垃圾站,获得积分,积分兑换一块钱,直接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