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广州!
,曾经普普通通的三个阿拉伯数字,在年新年来到的时候,成为了广州市公安局报警服务热线的号码。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州,再一次勇立潮头。
从那时起,这三个数字,承载起广州街坊对人民公安的信任与支持。
报警服务,随后被推广至全国,成为“人民的”,成为人民公安的旗帜、公安工作的品牌,更成为感知社会治安稳定的“第一窗口”、济危救难的第一响应力量。
杨蕴华
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处二级高级警长
群众反映的事我们都会作为一件大事去解决。
蔡鳌卿
广州市公安局台接警员
接处警过程,我们最快1分钟全部搞定。
陈森盛
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
我觉得作为一个接处警人,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为民服务的思想。
年1月10日
是大喜的日子
这一天既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也是广州报警服务台
成立35周年纪念日
“有危难找民警
有危难拨打”
这是小朋友都知晓的常识
35年来从广州推广至
全国的报警服务电话已经深入人心
35年前广州市公安局
是如何开创先河的呢?
上世纪80年代初,地处祖国南大门的广州,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人、财、物加速流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治安情况日益复杂,犯罪的流动性、突发性、暴力性明显增强,对广州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广州人向来思想解放、创新务实,根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公安,对警务改革的呼唤尤其迫切。
王龙(时任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我们考虑必须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畅通人民群众报警求助的渠道,加强公安机关快速反应的能力,这样才能牢牢掌握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主动权),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广州市公安局年红头一号文件,
宣告了广州报警服务台诞生。
年1月10日凌晨3时15分,值班员接到了第一个报警电话,老城区有间酒店的工作人员报称酒店财物被盗。值班员记录后,马上电话通知该酒店辖区的一德路派出所派民警立即出警处理。民警很快抵达案发现场。嫌疑人闻风抛弃赃物逃走。
开台第一天,
“广州”
接到报警电话24起。
“手要做好记录,耳要听清报警人的情况,脑要记住广州市的地理环境和各个单位的联系电话,以方便快速地通知相关部门。”杨蕴华说。
那年,刚从警校毕业的杨蕴华,和另外6位女同学,成为了“广州”第一批接警员。那时,一人一部电话、一支笔,接处警全部人工操作。
年12月29日,杨蕴华值班时,接到番禺县公安局报告的警情,当地发生了特大持械抢劫案,嫌疑人作案后正逃往广州火车站方向。
杨蕴华利用无线电台,指令沿途各警种全力配合追捕,又安排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在嫌疑人入闸处守候。
当天深夜,四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事后,专案组为在抓捕行动关键时刻,指引密切配合、联合作战的台女民警报请三等功,杨蕴华成了“广州”第一个立功的民警。
同是第一代接警员、现任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的陈森盛说,当时没有电子地图,为了做到准确指挥调度,接警员下班之后,就会骑着单车走街串巷,熟悉广州市区的每一条道路。
“区庄那边有一个叫犀牛路的地方,那边有一个立交桥,转来转去的,我就搞不清楚,犀牛路在哪个地方,后来我就专门骑单车去看。”陈森盛说。
35年前,冯志明曾经是白云区公安分局的一名刑警,他说“广州”开通之前,群众在发生危难时,想报警非常不便,找到了电话机,却会记不起派出所的电话号码,电话号码找到了,还可能不知如何报警,很多时候,只好大声吼叫或敲打金属发出巨响来报警和提醒他人。
冯志明
白云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三级高级警长
当年太和出现一宗精神病人伤人案,村里人都是用传统方式,用敲盆的方式通知其他村民,要防范这个精神病人。
“广州”的开通,标志着广州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方便了群众报警求助,增加了收集社会治安动态的渠道,增强了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
王龙
时任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
群众及时将一些重大案件进行报告、反映,我们就掌握了线索,及时追查、打击,所以对当时的“严打”也好、整顿社会治安秩序也好,(台)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年3月,公安部派工作组赴广州调研后,向全国发出建立报警服务台的要求,在“广州”经验的引领下,各地的报警服务台陆续设立,随后各地就有很多兄弟单位,来广州学习、考察、取经。
广州报警服务台,开启了中国警务史上改革创新、科技强警的崭新时代。
年3月广州报警服务台,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正式确认载入“中华之最”荣誉大典。
广州知多D
广州报警服务台的前身,是年广州警备区设立的00“盗警”电话,用于群众举报敌特分子活动。
“广州”配备了转接、录音、以及无线电台对讲等多项功能。
广州警方还赋予台对警力和装备的先期指挥调度权。
从开台第一天接到24起报警电话,到如今日接警量已达1.5万宗。
35年来,“广州”一直以民为本、锐意创新。
随着市民报警求助意识日益增强,“广州”依托科技力量,不断优化接处警和应急指挥平台,始终坚守守护平安的第一线。
年12月,已经10岁的“广州”又先行一步,进入了计算机时代。年广州中心城区各公安分局电脑系统联网,开启报警服务计算机联网时代。年8月,广州率先建立以为龙头的社会服务联动机制,启动台与水、电、城管等23个政府职能部门互联互通的应急联动指挥调度平台。非警务类求助,则可通过系统转至相关联动单位跟进处理。年12月,广州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在广州市公安局开通平方米新接处警大厅,设有80个接警单元,年接处警容量达万宗。年6月开始,广州先后整合了番禺、南沙、花都、从化、增城等周边辖区的报警服务台。至年,实现对全市各行政区域报警求助电话的统一受理,在全国大城市公安机关统一接处警工作模式建设中处于前列。广州开通互联网报警、手机短信报警服务,设立举报中心,实现与电话三台合一等,进一步完善了便民服务体系。历经多年不懈努力,广州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但广州从未停止探索突破的脚步。
李胜强
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处处长
每天的警情究竟哪个部位、哪个地区、哪一类案件比较突出,我们可以做到一目了然,对我们综合分析研判整个广州的治安形势,为上级领导作决策参考,为公安机关的打防管控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年以举办广州亚运会为契机,广州指挥调度系统全面整合,直接指挥全市15个公安分局、个派出所及22个交警大队、网络覆盖刑侦、治安、特警、网警等一线作战部门。年广州市公安局建立并推行以指挥中心为调度“大脑”的“情报指挥巡逻视频卡口网络”六位一体社会治安巡逻防控机制,构建起多种方式互补联勤联动的立体化治安防控格局。近年来,广州公安又创新“公安网+盘查”勤务模式,提升重点部位治安管控和突发案件快速处置能力,打造市区两级城市快速反应处突尖刀队伍“羊城突击队”,进一步提升合成指挥快速反应和多警种联动能力。年“广州”再度领先全国,广州市公安局在此设立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创新反诈骗工作模式,构建公安、银行、通信的反电信诈骗“铁三角”合作机制,对涉嫌诈骗的电话、账户、网站进行多方位拦截管控,设立反电信诈骗专线,24小时受理有关电信诈骗的报警和求助。
“现在我们的治安好了,偷盗抢这些案件少了,群众更多是涉及生活上的需求,这几年随着的智能化也好,大数据、互联网也好,我们会提供给群众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好服务广州市民。”陈森盛说
在以人民为中心,为民服务的理念指引下,“广州”应群众需求,先后与政府热线、广东法网语音平台等,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创新设立自助移车、公益寻人等工作项目。年为应对新冠病毒,“广州”专门制定涉疫警情处警规范,专门设置外语接处警岗位,与在线外语翻译服务平台,建立小语种翻译联动机制,提升涉疫涉外警情处置效能。
据统计35年来,
广州报警服务台
共受理报警求助超过1亿宗,
指挥基层公安机关
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8万多名,
截获、查获涉案机动车2万多辆,
救助危难群众超41万人,
报警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成为公安机关警务快速反应
联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龙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35年来
“广州”的每一步努力
每一个创新
都是一心为民的结果
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的
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断得到提升
来源丨警视
编辑丨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