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s://m.39.net/disease/a_6108180.html养成谦虚美德
作者朱炳初
所谓谦虚是指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谦虚是一种美德,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是前进的车轮,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一个人恰当地看待和处理他与外界关系的正确思想方法。
人生在世应当谦虚,丝毫不要轻人傲世,不要自我夸耀。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性。人贵藏辉。杰出人物的可贵之处在于不夸耀自己,不锋芒毕露。虽有才能,也一定要谦让。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自知之明。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人物,都是纯朴而谦虚的。
我国著名作家、政治活动家茅盾的“牛毛”的风格,就可见一斑:鲁迅有诗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还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鲁迅的孺子牛精神,又引出了一翻佳话。解放前,在文艺界召开的一次集会上,郭沫若说:“鲁迅愿意作一匹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匹牛的‘尾巴’。为人民服务的‘尾巴’。”茅盾接下去说:“那我就做牛尾巴上的‘毛’吧!它可以帮助牛把吸血的‘无头苍蝇’和‘蚊子’扫除。”这番话生动别致,不仅表现了茅盾的崇高志向,而且表现出茅盾谦逊、踏实,真心敬佩、服膺文化旗手鲁迅的品德。而他的一生,也体现了这种可贵的“牛毛”风格。茅盾一生俭朴,陪随他度过漫长创作岁月的书房里,放着一张简陋陈旧的小书桌,桌上除了放一盏台灯、一个砚台、几本书外,就只剩下放稿纸的地方了。在他去世前留下遗言,把多年积存下的25万元巨额稿费献给祖国作为“长篇小说”奖的基金,以发展祖国的文学事业。
永远谦虚谨慎乃是至高无上的价值。任何高尚的人,都是谦虚的人。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近于伟大的时候。真正有学问的人就像稻穗一样,当它们还是空的,它们就茁壮挺立,昂首睨视;当它们臻于成熟,饱含鼓胀的稻粒时,便开始低垂下来,不露锋芒。谦虚谨慎所以能够做成事情,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谦虚给人增添光彩。只有在知道自己懂得甚少的时候,才说得上有了深知。任何人都有长处,值得我们去学习。把自己看低点,自己也不一定就低。海洋之所以汇集众多河流,是因为它处于河流的下游;一个人之所以变得聪明起来,是因为它能够虚心好学,不妄自尊大。人以不作聪明为贤。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弄斧到班门”就是例证:年初夏,数学家华罗庚率中国数学家代表团赴港参加东南亚数学双年会,会议期间应邀在香港大学作演讲,有人特地问他成功的要素是什么?他反问道:“我成功了吗?我成功不成功还不知道……”这回答,既风趣又谦虚,立即引起了一阵笑声。有一家香港报纸评论说:“实在谦虚得令人不可不笑。”这谦虚是真诚的。他解释说:“如果说我还有一点成就,主要是由于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行。找到了差距,就有了奋斗目标。香港《大公报》有一篇访问我的文章,标题是《弄斧必到班门》。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这是我一生的主张。能者为师,有机会就学。我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自己承认差一点,工作加油一点。”在这次数学双年会上,他选讲的题目并非自己的专长,但有不少专长于此题的教授参加了会议,所以他偏要“班门弄斧”,以求正于人。
在人生道路上能谦让三分,就能天宽地阔。谦虚的态度,常会使别人难以拒绝他的要求,这也是一个无往不胜的秘诀。对上级谦虚是本分,对同级谦虚是和善,对下级谦虚是高贵,对所有人谦虚是安全。天地间只有谦虚谨慎才是带来幸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认识自己不容易,正如有力不能自举,有目不能自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实在不多见。“知人则哲,知己则智”,所以“知道你自己”被称为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我这人喜欢以书会友共奋勉,每次出版文集,都要赠送给战友、亲朋,在每本书的扉页上标明“惠存赐教”四个字。惠存是敬辞,请其保存;赐教也是个敬辞,则是给予指教,指出问题,这也是赠书相互切磋研讨的目的。人皆可为我师,我不可为人师。对方能够翻阅我的拙作,那是幸事,假如还能指出问题或者发现错处或标点符号不规范,那更是求之不得的,以便改正,提高质量。而我每次得到他人馈赠的书,都是如获至宝,认真拜读,然后写出评论,发表感怀,有的尚未正式印刷时,就由作者作为书的“序言”;当发现差错就列出勘误表反馈,以对作者的尊重。谦虚,做个谦谦君子,绝不是看到问题视而不见、不负责任,而是见错指出当仁不让,只有真心诚意,才能提高素质与品位,这就叫做互勉共进,书写无悔人生。
茅盾说过:“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真正不朽的艺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学家郭沫若有个“一字之师”的美谈,可深刻说明问题: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郭沫若创作的话剧《屈原》在重庆公演,郭沫若也在看戏。台上,婵娟痛斥宋玉:“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台下听来,总觉得有些不够味。隔天,郭沫若到后台与扮演婵娟的张瑞芳说到自己的感受,商量着作些修改。有个演员在一旁插口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这一改,果然生色不少,郭沫若接受了他的意见,还特意写了一篇短文附在剧本之后,称这位演员为“一字之师”。郭沫若曾经收到过一位小朋友的来信,认为他那“万千金箭射天狼,天狼已在暗悲哀”的诗句中的“哀”字,不如换作:“伤”字押韵上口。郭沫若采纳了这个意见,还热诚地回信表示感谢,希望这位小朋友给他的作品多提意见,“见到一点写一点。”郭沫若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谦虚与严谨交相辉映。不论是对老专家还是青年研究工作者,只要有一技之长,一孔之见,他都非常重视,甚至专程登门拜访。得益之后,他总要在自己的著作中注明某某问题是向谁请教了的,某某问题是采纳了何人的意见,某某问题又是承蒙那位指正过的。如此谦逊,经典佳作永世流芳。
总之,大凡有智之人,总是感觉到自己一无所知,而恰恰是那些无知者,往往以为自己满腹经纶。把成绩顶在头上,会压得你无法进步;把成绩放在脚下,会让你百尺竿头,再攀高峰。成就令人鼓舞,差距催人奋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知有所不明。唯谦虚谨慎才能助推前行。
让我们牢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真理,并作为座右铭吧!“人道恶盈而喜谦”,谦虚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强。”旷其若谷,上善若水。天下柔弱莫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谷所以有容,水所以不毁。人的谦虚可以说取法于谷和水,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内在的力量却极刚健。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之下。
谦虚永远都是做人的美德。胜利永远属于那些谦虚的人。
作者简介:朱炳初,男,汉族,江苏省宜兴市人,年3月出生,年7月初中毕业考入重庆炮兵学校,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入伍后历任炮校学员,陆军第28军步兵84师炮兵团炮兵排长、测地排长、团政治处秘书、青年助理员(干事),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副科长,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党务科干事、组织科副科长、科(处)长,年3月任北京军区(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室副师职研究员。年9月退休。
在读初中时就喜欢文学,炮校毕业后分配到时为福建前线的炮兵第团,时常写些通讯报道,被福州军区《解放前线》报社聘请为通讯员,因报道成绩出色,受到表彰;曾兼任团战士业余演出队队长,创作、导演、表演文艺节目,演出队参加师文艺汇演多次获头奖;调北京军区多年从事机关文书写作,退休后不甘寂寞,喜欢文学创作,曾任中国校园作家协会会员、石景山区作家协会理事、朝阳区诗书画研究会会员。年由从化市《乡村语文报》社、解放军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14万余字散文集《青春寄语》。
年初由北京军区政治部移交到朝阳区军休十五所后,任过党支部书记、总支宣传委员,热心宣传报道工作,曾在报刊、《人民日报》“有品质的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