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区悦野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9月7日,地处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山脚下的桃莲村,所处区域农庄、民宿、农产品等旅游资源丰富,节假日旅客人流量大。合作社主要从事农产品流通与销售。在供给端,收集整合成员农户的农产品;在销售端,着重打造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线上创立品牌网店商城建立分销渠道,线下对接大型批发市场、社区网点,渠道多元化拓展。
合作社倡导“以销带产,持续发展;以销定产,服务成员”的理念,通过销售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难销问题,通过销售经验引导农民优选市场潜力大、前景好的品种种植。合作社还提供种子发放和技术指导服务,力求达到“规范种植、标准出品、统一回收、统一包装销售”。合作社在农晓农,助农扶农,旨在通过“整合互助、分享经济”打造出适合本地化的农产品产业链。
一、发挥电子商务优势,解决成员销售难问题
合作社理事长谢锐冰从年开始从事农村淘宝,年通过学习,了解到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有利于电商经营,于是牵头注册了合作社,并以合作社的名义进行番薯的收集与销售,当月销售番薯数十万斤,为合作社成员带来了希望,也增强了信心。随后,谢锐冰带领团队继续游学湖南,发现合作社对接县域产品很有市场、很有潜力,于是合作社开始重点对接县域特色产品,形成异地农产品互通。比如,当地的砂糖橘通过合作社收集上来,通过统一包装再进行统一销售。合作社内部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收购,有人负责品控,还有人专门负责项目对接。大家各司其职,2万多斤砂糖橘全部销售给湖南,为当地成员农户解决了销售难题。
到了年,合作社的经营发展面临经济压力,于是合作社开始尝试直播经济。年5月,“南粤佳果,村播助荔”广东国际网络荔枝节主会场在广州从化艾米生态直播间举行。从化区区长联袂镇、村、社“三长”上线“淘宝直播频道”。活动当天16时至19时的3个小时直播时间里,共吸引.56万人围观,点赞量达万,销售从化荔枝蜜及从化荔枝系列产品、大米等单,成交额达.26万元。这一系列活动也为合作社农产品销售带来了新的生机。合作社组织蜂蜜、番薯、青枣、荔枝、龙眼等农产品上行单量多件,销售收入万元,带动上行辐射周边就业人数80多人,带动周边农户平均增收3万元。
二、发挥物流网络优势,解决成员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
多年来,合作社以帮助成员农户销售为主要服务内容,帮助成员进行产品导购,深得当地成员农户信任。在当地行政区域内,合作社与成员农户通过销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合作社与其他生产大户也通过电商业务增进了了解,收集了大量基本信息,有利于合作社进行销售和物流的计划制定与相关成本费用的核算。在物流方面,合作社设有20多个服务网点,其主要做法有:一是送货到村,打通物流最后1公里。合作社接入农村淘宝物流网络项目,融入本地物流服务,使得农村也能享受到物流到村的服务。随后,合作社发展到镇上,将镇上物流进行整合,更大范围地做到所有快递到村,实现了村村能到快递的美好景象。二是整合物流,助力销售从化荔枝。物流打通了,农产品自然更容易销售出去。围绕这点,几年来合作社一直在努力,每年荔枝节经服务站寄出的荔枝包裹不少于1万件。三是专注快递包装。在物流过程中,农产品包装的好坏关乎到客户复购的体验,因此,在每个快递包装上合作社会遵循“您寄的件如同寄我的件”的服务态度,这样谨慎的态度经常赢得客户的好评。当然,合作社为农户成员破解了物流难题,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随着订单业务量的增加,合作社在仓储冷链等基础设施方面还需借助政府与社会力量实现提升。
三、培养自有专业人才,破解合作社发展人才瓶颈
合作社从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理事长谢锐冰为返乡创业青年,从成立合作社至今一如既往通过从事农村电商领域工作服务成员,为农村电商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他曾多次牵头开展全区大型农村地推活动,将从化砂糖橘卖到外省,启动农村物流网络,推动从化荔枝卖向全国,年获得从化岭南水果协会授予的“从化新农人”称号。
合作社有稳定的管理人员5名,其中3名本科学历,1名大专学历,1名初中毕业。合作社除服务好本社成员外,还能服务于从化区内涉农企业15家。合作社自成立起,组织了大大小小的培训,主要服务于返乡创业青年、成员农户等,培训方式有会议授课或游学等,年培训农村电商人才人,带动周边人才就业人,每年开展培训工作10余场。
四、着力产品品牌建设,实现合作社可持续发展
品牌是农产品之魂,也是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之基。合作社自建立起开始探索品牌之路,目前已注册4个农产品商标,并通过线上电商与线下渠道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提升合作社经营销售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在品牌建设方面,一是合作社通过培训与技术指导,保证农产品质量,稳定货源,在市场上和业界内赢得口碑。二是注重品牌形象,将锐冰派、锐冰烧等品牌Logo通过包装让消费者熟悉,成为合作社系列产品品牌标识。三是通过资源整合,带动多户普通农户进行产品销售,跨镇跨县跨市跨省进行产品互通有无,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四是通过线上营销、直播带货等形式,提升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有效通过互联网流量进行品牌宣传与推广。
(作者:周忠丽;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