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化街口全民抗疫素描 [复制链接]

1#

疫情之下,为做好防疫防控工作,从化街口街每个人都要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团队协助防疫行动:

根据广州市从化区委组织部《关于征集从化区疫情防控阻击战突击队成员的紧急通知》精神,区教育局研究成立从化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突击队,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服务,其中驰援街口街的名队员均来自从化区各中小学,他们的身影遍布街口街的大街小巷,宣传防疫知识、测量体温、设立岗亭、信息登记等,他们克服了工作、家庭的种种困难投身抗疫一线。

河滨南社区组长,从化四中老师张晶在发现抗疫人员物资不足时,自掏腰包买来一次性手套,连同家里50个口罩一起送给抗疫人员,还动员自己的先生一起战“疫”。

从化职校副校长邹志旺临时接到教育局关于任职“疫情防控突击队”组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的电话,二话不说就领命了。其实邹志旺的妻子作为南方医院的医生和一名党员,已经被抽调到了防治疫情的第一线,他没有向组织说明家里有两个小孩需要照顾的困难,而是在与妻子商量后,把刚满三岁的儿子送到了亲戚家照顾,以便夫妻俩更好地在防控疫情一线工作,他们为彼此打气,鼓励大家要以实际行动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量。

邹志旺在新城社区设岗点值守。市民主动捐献紧缺物资:

2月8日早上,有一位街坊开车载着12箱矿泉水送往城郊村12个排查站岗点,值岗人员马上认出,这位送水的街坊前几天还偷偷送来了口罩、温度计,每次都是放下东西就走。

经过城郊村委多次寻找,终于找到这位热心街坊,原来他是城郊村第六经济合作社社员谭杰铭,当村委干部对他表示感谢时,他腼腆笑了下说:“你们作为一线的工作人员,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无独有偶,荔苑社区荔景园小区也有一位街坊,到居委会默默放下一箱口罩就走了,居委工作人员追出去再三询问他的姓名,他说:“我的姓名就不用说了,这些口罩本是预备着工厂开工发给工人的,现在这些物资紧缺,拿出来给冲在一线的抗疫人员更有价值。”

感恩!我们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遇见这个世界的柔软和温暖!

基层党员冲在抗疫一线:

面对被隔离对象,冲在最前面的是这一群基层党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的使命与担当。

除了带领居委党员干部逐家逐户对从疫情严重地区来穗人员进行详细摸查了解情况、做好相关资料登记,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外,街口街城西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戚结英还主动报名负责该社区2名强制居家隔离对象。

戚结英每天打电话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安抚他们的情绪,并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帮忙购买日常生活用品送至他们家中。她说“在这种防疫情况下还是我自己来吧,其他工作人员家有老少,怕他们的家人担心”。

戚结英在路口测量来往人员体温。1月28日,团星村党总支部接到紧急排查任务,在疫情严峻、防护用品不充裕的情况下,村党总支部委员、村委副村长黎卓文主动请缨进行排查登记。

团星村作为典型的城中村,村内各设施相对落后,61岁的黎卓文每天的排查任务至少需要爬十几栋楼。村党支部书记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建议让其他人员代替他轮流值班排查,他却说:“出租屋的情况还是我比较熟悉,换一个人会耽误排查时间。”还笑称爬楼梯就是减肥运动。

黎卓文入户排查。新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杨丽平也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岗位上,为减少人员聚集,杨丽平安排社区的8名干部每天2-3人轮岗,而她则是每天从早到晚连轴转进行宣传、巡查工作。1月30日,她收到隔离人员名单,因时间急任务重,到晚上11点才把隔离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排查完,还对隔离人员的饮食、居家隔离和防护等工作做了细致的安排,从除夕至今,杨丽平已经数不清自己多久没在饭点和家人一起吃饭了。

杨丽平三人小组上门检查。今年除夕夜,府前社区第二网格党支部入党积极份子欧阳广伟在接到排查任务后,主动放弃休假,连夜驱车赶回单位,第一时间牵头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及时下发大数据名单,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为了服务好居家隔离人员,欧阳广伟通过上门入户了解情况,电话保持联系等方式做好测温和身体状况记录,还主动帮他们买食物和生活用品,“作为一名入党积极份子,面对疫情,我们责无旁贷。”

欧阳广伟说:“比起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有国才有家,我相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只要我们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赢得抗击新冠疫情这场战争的胜利!等疫情过去了,天天都像过年!”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何钻莹、刘冉冉通讯员:李小梅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何钻莹、刘冉冉通讯员:李小梅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彭姣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