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活动
让我成长的书——《闪闪的红星》
姓名:吕梓辰
学校:东营市实验小学
指导老师:吴盼盼
今天,已是我第二遍阅读《闪闪的红星》,这本书主要讲了潘冬子一家的故事,爸爸为了劳苦大众参加红军离开家乡,舍小家为大家;妈妈在入党的第二天,为了保护乡亲们壮烈牺牲了;小英雄潘冬子一直保存着爸爸临走前送给他的一枚闪闪的红星,他小小的年纪就知道这红星意味着什么。
妈妈牺牲后,他变得更加坚强,下定决心要替妈妈报仇,还要替所有和受苦受压迫的贫苦人报仇。小小年纪的他饱受地主土豪胡汉三的压迫和折磨,面对追捕、困难和打击,潘冬子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没有退缩,没有放弃、也没有惊慌,他仍然积极乐观向上,一心想着找到自己期盼已久的红军,他沉着应对遇到的各种困难,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找到了红军,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潘冬子的爸爸妈妈那样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所以,我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长大了为国家做贡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潘冬子一直珍藏着爸爸送给他的红星,激励自己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对敌人时机智勇敢,小小年纪就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和志向。我也要像潘冬子一样,从小就要怀着坚定的信念,树立起自己的远大目标,做到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才能脚踏实地地学好本领,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段历史,不会忘记祖国在过去的岁月里所受的苦难。潘冬子的那枚红星不仅在他的心中闪闪发光,同样也永远在我的心中闪闪发光。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长大了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对人民有用的人,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
感恩父母心
姓名:杨艺杰
学校:东营市东营区文汇学校
指导教师:张菁菁
读完《朱自清散文集》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其中一篇文章——《背影》。一个普通的场面,一个简单的动作,触动了无数读者心中的弦,大家被这平凡的父亲深深打动……
朱自清在回程时,父亲来送他,火车还没有开走,父亲让他等等,去买几个橘子。朱自清靠窗坐着,看着父亲的背影,心里湿润了。然后,父亲抱着橘子回来了。过月台的时候,因为身子微胖,爬得很努力。父亲蹒跚地走了过来,把橘子放下,嘱咐朱自清好好照顾自己,然后慢慢地走了。他看见父亲远去的背影,流下了眼泪。
是啊!朱自清笔下的父亲的背影深深打动了许多人,在我的印象里,母亲的回眸令我有一样的感受:我的妈妈在外地打工,长期不在我的身边,因此,我非常想念她。前不久,妈妈回来了,我和她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几天后,妈妈又要走了,尽管有些不舍,却还是没有让泪水滴落。我随妈妈来到了车站,她头也不回地上了车。我赌气地坐在车站,注视着车上随人流走动的妈妈。紧咬着唇,不愿意让妈妈看见我的泪水。车渐渐开走了,妈妈转过头,给我了一个无比灿烂的微笑。看着这温柔的回眸,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一滴一滴落在衣服上,望着往远方驶去的车,我狠狠擦掉挂在脸上的泪珠,笑了!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我们长大成人,父母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与汗水,没日没夜地为我们垒砌着一个幸福的家。而现在,我们长大了,是否会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那一个蹒跚的背影,那一次温柔的回眸,无一不体现父母对我们的爱。望着打开的书,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姓名:孙婧童
学校:东营市实验小学级12班
指导老师:王素枝
书,是一架梯子,让我通往知识的殿堂;书,是一把钥匙,帮我打开殿堂的大门。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爸爸的故事》,今天,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这本书的作者是梅思繁,二十年前《女儿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在《爸爸的故事》中,她把自己比作一只风筝,把自己的爸爸比作放风筝的人,用幽默风趣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超酷超可爱的爸爸陪伴自己几十年中,从小到大发生的事情。在三十年的时间里,他们之间分分又合合,但无论相隔多远,父亲总是牵着女儿的手,共同渡过那叫人喜悦感怀又透着淡淡忧伤的似水流年。
书中的语言优美生动,比如:“我要感谢他的馋痨,感谢在一盘盘小菜、一碗碗热饭、一锅锅烟火缭绕的汤汁中,他与我围桌而坐,一起度过美味的时光!”这样的句子层出不穷,吸引着我忍不住往下读。
这本书的插图也十分有趣,画人的,神态动作与书中描写的一模一样,让你更能了解要表达的内容;画物的,虽然只是简笔画,但经颜色的填充,就十分好看了。
读这本书,我时而被书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所打动,时而被风趣幽默的语言弄得开怀大笑。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爸爸,虽然我的爸爸不像书中的爸爸那样学问渊博,但我的爸爸对工作认真负责,在公司是一个业务能手,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总能轻松解决。生活中,我的爸爸也一直通过言传身教告诉我,要做一个独立、坚强、乐观、勇敢的女孩。
让孩子们飞翔起来,是所有父母的梦想。书中的爸爸,用他的智慧、耐心、坚强与理解,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在书的最后感叹到:“生命的风筝已经高扬起来,它虽然飞得好远,但那放风筝的人和他手里的线,却一直,近在咫尺。”这就好比每个人与自己的父母,自己总有一天会被放飞,但自己的心与父母是永远连在一起的。
你喜欢这本书吗?
跟着书籍去旅行
姓名:李晓牧
学校:东营市实验中学
指导教师:高峰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地心游记》,《地心游记》是儒勒·凡尔纳的一部著名科幻小说。这本书讲了主人公李登布洛克教授和他的侄子阿克塞以及向导汉斯,深入地球内部探险的神奇经历。
李登布洛克教授是一位地质学家、矿物学家,知识渊博、爱钻研,性格直率但也急躁冲动。他得到一本冰岛文的古书,并发现了一张画有神秘字符的旧羊皮纸。经过破译,得知这是十二世纪著名冰岛学者为后人指引通往地球内部的路线图。经过一番波折,李登布洛克教授、阿克塞、汉斯在在羊皮纸图的指引下,前往了冰岛斯奈夫火山——进入地心的入口。
进到地下,考验才刚刚开始,他们发现了各式各样的地质矿物、岩石,化解了各种各样的危险。他们从一个坑道向深渊“滑行”,在岩壁上发现了上古时期各种原始动物、植物的化石。很快,三人遇到了淡水用尽的困境,但是在阿克塞面临即将死亡时,李登布洛克毫不犹豫的用最后的淡水救下了他。之后,在曲折复杂的地心探索中,三人走散,电灯熄灭,周围陷入一片昏暗,从滑道中摸索了多日,最终三人又相聚。他们在巨大的岩洞中,发现了原始海域,发现了存活在地下的上古时期的生物。最终,在地下勇敢探索3个月的他们,伴随着火山喷发,在地中海斯多伦波利岛回到了地面。
《地心游记》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瑰丽多彩的地下世界,布满玻璃质石英的岩洞,洞顶的晶状体可以发光;在空荡的岩洞中,有一片巨大的上古海域,海边有古老的蘑菇林,原始蕨类植物丛林,海洋中还有长达百米的巨型藻类,从化石上才能见到的各种鱼类,鱼龙和蛇颈龙在海里战斗,导致地下风暴使得海浪澎湃汹涌。这些描写想象力丰富,让读者不断惊叹。
喜欢《地心游记》,还有一个原因是它非常突出的乐观主义精神,几个人物特点鲜明,个性突出,但共同的特点是具有乐观主义精神,对神秘的地下世界保持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悲观失望,而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好运气始终伴随着他们,即使面临绝境,他们也能幸运地化险为夷。
阅读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而乐观精神、科学探索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劲头,教会了我乐观地面对困难,以永不放弃的精神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征文主题
“新时代·阅经典”
征集方式
征文面向全市中小学生
参赛稿件请发送至邮箱dydsz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