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方案(-年)(征求意见稿)》开始公示,其中提出,“十四五”期间,广州需在自然村全覆盖治理基础上深入开展提升工作,持续完善污水收集与处理,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进雨污分流改造。
广州增城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全市个自然村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广州自年起在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和增城七个涉农地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年底实现全市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年起,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从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年底实现全市个行政村下设的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通过治理,广州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显著提升。但部分村庄或片区仍存在管网错混接、老旧及设施破损、设施超负荷运行、进出水异常等问题。根据广东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关于实施“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九大攻坚”行动的指导意见》、广州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广州市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工作方案》等最新文件要求,“十四五”期间,广州需在自然村全覆盖治理基础上深入开展提升工作,持续完善污水收集与处理,从讲数量向讲效能提升转变,逐步实现村内生活污水应收尽收,设施高效稳定运行。
广州增城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年基本完成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
征求意见稿提出,将从三大方面持续提升广州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重点突出、分区推进。以提升污水治理成效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修复、改造、更新”等方式,优先对水源保护区、新乡村示范带、重点断面周边、城乡接合部和中心村等重点区域内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提升工作。
模式合理、工艺适宜。根据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等条件,顺应当地村居生产生活方式,完善技术路线和治理模式,优先选择运维费用低、管护简便的治理技术,满足条件的地区可采用人工湿地、土壤渗滤等生态处理技术,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建立健全长效运维管养机制,强化治理设施运维和监管工作,提升专业化、智能化运维水平,充分发挥村组织和农民工匠作用,提高村民参与度,确保设施稳定运行,出水达标排放。
到年底,全市基本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率不低于90%,村民满意率达到80%以上。
引导企业、乡贤投资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值得